纳豆是一种历史悠久的传统大豆发酵食品,起源于我国的秦汉时期,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发酵后的纳豆不但含有大豆的全部营养,还产生如纳豆激酶、异黄酮、大豆磷脂、核黄素等多种活性物质,其中纳豆激酶具有很好的溶栓作用,在预防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方面具有很好的作用。如图是纳豆发酵的工艺流程:
精选大豆→洗净→浸泡→蒸煮→摊凉→接种发酵→放置后熟→成熟纳豆
回答以下问题:
(1)生产纳豆时,接种发酵前要进行蒸煮,为保证工业化发酵品质,可采用的灭菌方法是 高压蒸汽灭菌法高压蒸汽灭菌法。影响这种灭菌效果的因素有 温度、压力、时间温度、压力、时间(至少答出两点)。
(2)纳豆芽孢杆菌是纳豆生产中最重要的菌株。从图中可看出科研人员采用 平板划现平板划现法从豆豉中分离出纳豆芽孢杆菌,图中哪个区域最容易出现单个菌落?③③。该方法不能用于纳豆芽孢杆菌的计数的原因是 连续划线分离时,无法确定接种环上的接种量,且划线结束后要对接种环进行灼烧连续划线分离时,无法确定接种环上的接种量,且划线结束后要对接种环进行灼烧。

(3)某同学对发酵后的纳豆产品进行了菌落总数的测定,将25g纳豆放入225mL生理盐水中混匀制成101倍稀释液,之后依次进行10倍系列稀释。每个稀释度样品0.1mL分别涂布到三个培养基中。在37±1℃下培养48h后对平板的菌落总数(CFU)进行统计,结果如下:
稀释倍数 | 103 | 104 | 105 | ||||||
平板 | 1 | 2 | 3 | 1 | 2 | 3 | 1 | 2 | 3 |
平均菌落数(个) | 421 | 380 | 404 | 72 | 76 | 77 | 28 | 25 | 27 |
7.5×106
7.5×106
个。(4)纳豆激酶本质为蛋白质,但食用纳豆后仍有一定的溶栓效果,请解释原因:
纳豆激酶不会被胃肠道降解,可被肠道直接吸收而作用于血栓
纳豆激酶不会被胃肠道降解,可被肠道直接吸收而作用于血栓
。【答案】高压蒸汽灭菌法;温度、压力、时间;平板划现;③;连续划线分离时,无法确定接种环上的接种量,且划线结束后要对接种环进行灼烧;7.5×106;纳豆激酶不会被胃肠道降解,可被肠道直接吸收而作用于血栓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6/27 10:35:59组卷:21引用:1难度:0.7
相似题
-
1.下列有关传统发酵技术和微生物培养技术中的操作,错误的是( )
发布:2024/12/31 2:30:2组卷:45引用:3难度:0.7 -
2.下列对发酵工程及其应用的叙述,正确的有几项( )
①生产谷氨酸需将pH调至酸性
②生产柠檬酸需要筛选产酸量高的黑曲霉
③发酵工程的产品主要包括微生物的代谢物及菌体本身
④利用发酵工程生产的根瘤菌肥作为微生物农药可以促进植物生长
⑤啤酒的工业化生产过程中,酒精的产生积累主要在后发酵阶段完成
⑥可用诱变育种或基因工程等方法选育出性状优良的菌种并进行扩大培养
⑦用单细胞蛋白制成的微生物饲料,可通过发酵工程从微生物细胞中提取发布:2024/12/30 22:0:1组卷:12引用:6难度:0.7 -
3.γ-氨基丁莜(GABA)是有助于睡眠、祛毒和醒酒等作用的水溶性氨基酸。如图是腐乳在前发酵和腌制过程中GABA含量的变化,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发布:2024/12/31 3:0:2组卷:3引用:3难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