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双减”成效
材料一《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颁布后,安徽各中小学积极贯彻落实。合肥市某校七年级学生小徽在课余时间参加了学校的美术和乒乓球兴趣小组,一学期后,小徽感觉自己体质增强了,爱说爱笑了,教师优化作业设计,他也不再害怕做作业了。
(1)材料中小徽的变化说明了什么?
◆老有所学
材料二 7月28日,安徽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五次会议听取审议了省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关于检查《安徽省老年教育条例》实施情况的报告。报告建议将老年教育纳入终身教育体系。
(2)我省为什么如此重视终身教育?
◆追逐梦想
材料三“烛光的亮度我达不到,我就是一只小小的萤火虫。我希望,我的最后一口气,是在三尺讲台上呼出来的。”一支粉笔,两袖清风,“中国好人”、安徽和县退休老教师叶连平的一生坚守感动了无数人,助力乡村孩子追逐梦想。
(3)为什么孩子们要追逐梦想?
◆别样人生
材料四 5月25日,宣城市科学技术协会发布了2022年“宣城市最美科技工作者”名单,10人入选。邱军强是其中最年轻者。他不是什么名校毕业的高材生,18岁从职高毕业后就成为厂里的一名学徒工,多年来凭借自己的努力,不断学习、钻研、创新,开创了属于自己的别样人生。
(4)奋斗者,正青春。从学习的重要意义角度,谈谈“最美科技工作者”邱军强事迹带来的启示。
【答案】(1)双减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教师优化作业设计,减轻了学生学习负担,学校提升了课后活动质量,拓展了学生的视野。
(2)学习伴随着我们的成长,学习没有终点。我们终生都在学习,终生都需要学习,即使离开了学校,也要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充实自己。只有善于抓住和利用各种机会去学习,才能适应不断发展的社会。
(3)梦想能不断激发生命的热情和勇气,让生活更有色彩;有梦想,就有希望;不懈地追梦、圆梦才能改变生活等。
(4)学习,不仅让我们能够生存,而且可以让我们有更充实的生活;学习点亮我们内心不熄的明灯,激发前进的持续动力。在学习中,我们分享生命经验,获得成长,同时也增益他人,服务社会,为幸福生活奠基。
(2)学习伴随着我们的成长,学习没有终点。我们终生都在学习,终生都需要学习,即使离开了学校,也要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充实自己。只有善于抓住和利用各种机会去学习,才能适应不断发展的社会。
(3)梦想能不断激发生命的热情和勇气,让生活更有色彩;有梦想,就有希望;不懈地追梦、圆梦才能改变生活等。
(4)学习,不仅让我们能够生存,而且可以让我们有更充实的生活;学习点亮我们内心不熄的明灯,激发前进的持续动力。在学习中,我们分享生命经验,获得成长,同时也增益他人,服务社会,为幸福生活奠基。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8/7 8:0:9组卷:21引用:4难度:0.5
相似题
-
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6年5月26日,何江站在哈佛大学毕业典礼的讲台上,作为哈佛大学研究生优秀毕业生代表发言。这相当于哈佛大学给予毕业生的最高荣誉——从全校数万名毕业生中选出一名本科生和一名研究生,代表毕业生发言。
何江从小在湖南农村长大,初中才开始接触英语,操着一口“农村英语”上了县城的高中。那是他第一次从农村走进城里。在宁乡县城,他第一次感受到自己的英语水平与城里孩子的巨大差距。“第一学期很受打击,考试没问题,就是开口说英语很困难。”他说道。
不怕“使苦劲”的何江,买了一本英文版的《乱世佳人》回宿舍“啃”,遇到读不懂的地方,就在书本旁边进行大段大段的标注。
“学英语,跟任何一门学科的学习一样,没有捷径。”何江自认为有些“一根筋”。
从入读哈佛大学第二年开始,何江给哈佛大学的本科生做辅导员,这让他的英语表达很快从“中式”转到了“美式”。到了读博士期间,何江就可以给哈佛大学本科生上课了。
材料二:1988年,湖南省长沙市宁乡县南田坪乡停钟村的一户农民家中,何江呱呱坠地。与村里其他农户明显不同的是,虽然何江家里经济条件一般,但他的父母却有个坚定的信念——不能为了打工挣钱而让儿子成为“留守儿童”。
留给何江印象最深的,是父亲的睡前故事。无论白天农活儿干得多累、多苦,何江的父亲都会在睡前给两个儿子讲故事。
除了给儿子讲睡前故事,何江的父亲还严格要求两个孩子的学习。放学后,何家的两个儿子通常是被关在屋里“自习”的,作业做完了,继续自习;而这个时候,大多数农村男孩都在田间地头玩耍。
在母亲那里,两个儿子总能找到自信。何江现在知道,母亲当年的做法,就和如今他所见到的美国人的做法一样——以鼓励孩子的方式,给予孩子最大的自信。
何江记得,自己和弟弟都喜欢母亲“上课”。母亲的循循善诱与何江如今正在接触的美国文化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我刚来美国时很不习惯,不管提什么建议,导师都说可以试试看。”何江说,学校有一种“鼓励文化”,无论是诺贝尔奖得主,还是那些名字被印在教科书上的人,都会习惯性地给予学生鼓励。他们会在跟你一起啃汉堡、喝咖啡时,时不时地鼓励你一番,让你觉得“前途不错”。
就连这次申请哈佛大学毕业典礼演讲,何江也是在老师鼓励下进行的。
哈佛大学毕业典礼的演讲,每年只有极少数的中国学生敢于申请。何江想要发言,目的是让美国的大学生听听来自中国的声音。但他此前并不敢报名,“老师告诉我,你只要觉得可以,就去试试,没什么好丢脸的”。
(1)结合材料一,说说在学业方面,何江的成功有哪些值得你学习或借鉴的地方。
(2)结合材料二,说说父母和教师在何江成长过程中分别起到了什么重要作用。发布:2024/12/11 8:0:1组卷:0引用:2难度:0.2 -
2.某学校与附近的博物馆联合开展“国家宝藏”系列活动,将课堂延伸至博物馆,通过参观、探索、研究,同学们将自己情有独钟的“国宝”用仿制、视频、图文小报等方式呈现出来。400多件(套)手工“文物”惊艳亮相,让广大观众惊叹不止。对此,同学们发表各自看法,其中正确的有( )
①学习不仅仅局限于课堂,博物馆也可以是学习的课堂
②生活处处有创新,同学们用不同方式呈现国宝也是创新
③开展“国家宝藏”活动有利于增强同学们的文化自信
④这充分表明同学们关爱他人有爱心,尽己所能乐助人发布:2024/12/4 15:0:2组卷:4引用:1难度:0.5 -
3.体育课上,老师教大家玩“双棍担球”的游戏:两个同学为组,一人拿一根棍子平行放好,将皮球放在棍子上,从起点运至终点,快者为胜。这一情境教学给我们的启示是( )
发布:2024/12/27 16:30:4组卷:3引用:3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