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缺陷型菌株是指野生型菌株经过人工诱变或自然突变失去合成某种营养的能力,只有在基本培养基中补充所缺乏的营养因子后才能生长的菌株,包括氨基酸缺陷型菌株、维生素缺陷型菌株和碱基缺陷型菌株等。筛选营养缺陷型菌株的常规步骤为:诱变育种→淘汰野生型→检出缺陷型→鉴定缺陷型。
(1)用紫外线诱变大肠杆菌,诱变后常采用含青霉素的培养基淘汰野生型大肠杆菌,使营养缺陷型大肠杆菌得以富集。培养大肠杆菌时,需将培养基的pH调至 中性或微碱中性或微碱性,再在压力和温度分别为 100kPa,121℃100kPa,121℃的条件下进行高压蒸汽灭菌,富集培养时一般使用液体培养基并在摇床上进行,摇床的作用是 增加培养液的溶解氧,使菌种和培养液充分混合增加培养液的溶解氧,使菌种和培养液充分混合。
(2)夹层平板培养法可用于营养缺陷型菌株的检出,其原理如图1所示,先在培养皿上倒一薄层基本培养基,凝固后再接种一层诱变处理的菌液,其上再浇一层基本培养基,凝固后放入 恒温培养箱恒温培养箱中培养出菌落,再倒一层完全培养基继续培养。若结果如图2所示,其中菌落 BB(填“A”或“B”)即为检出的营养缺陷型大肠杆菌菌株。
(3)研究小组一利用生长图谱法初步确定检出的营养缺陷型大肠杆菌的类型,即在基本培养基乙的A~E这5个区域中分别添加不同的营养物质,然后用 稀释涂布平板稀释涂布平板法将检出的营养缺陷型大肠杆菌接种在图3培养基上,若培养一段时间后在图3的BC交界处长出了菌落,则说明该菌株是 氨基酸和维生素氨基酸和维生素营养缺陷型菌。
(4)研究小组二用上述方法鉴定了某菌株属于维生素营养缺陷型,为了进一步确定该菌株的具体类型,他们把15种维生素按照不同组合分为5个小组,用5个滤纸片分别蘸取不同小组的维生素,然后覆于接种后的琼脂平板上培养一段时间。
组别 | 维生素组合 | ||||
1 | 维生素A | 维生素B1 | 维生素B2 | 维生素B6 | 维生素B12 |
2 | 维生素C | 维生素B1 | 维生素D2 | 维生素E | 烟酰胺 |
3 | 叶酸 | 维生素B2 | 维生素D2 | 胆碱 | 泛酸钙 |
4 | 对氨基苯甲酸 | 维生素B6 | 维生素E | 胆碱 | 肌醇 |
5 | 生物素 | 维生素12 | 烟酰胺 | 泛酸钙 | 肌醇 |
维生素B1
维生素B1
;若菌株为叶酸和生物素的双营养缺陷型大肠杆菌,则其在图4培养基上形成菌落的位置是 3与5的交界处
3与5的交界处
。【答案】中性或微碱;100kPa,121℃;增加培养液的溶解氧,使菌种和培养液充分混合;恒温培养箱;B;稀释涂布平板;氨基酸和维生素;维生素B1;3与5的交界处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6/27 10:35:59组卷:7引用:1难度:0.7
相似题
-
1.多种真菌、细菌和病毒等微生物都能引起人类肺炎,当出现“不明原因肺炎”时,需对病原体进行探究鉴别,以下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发布:2024/11/23 17:30:2组卷:20引用:1难度:0.7 -
2.对酵母菌活菌进行计数时,下列做法可导致统计的活菌数高于实际值的是( )
发布:2024/12/31 5:0:5组卷:9引用:4难度:0.7 -
3.自生固氮菌能够利用大气中的N2,并将其还原为氨。某课题小组从土壤中分离自生固氮菌,并制成菌肥施人土壤中以增加土壤肥力。请回答相关问题:
(1)自生固氮菌能将氮气还原成氨,利用氮元素可合成体内的
(2)在分离土壤自生固氮菌时使用的培养基一般应含有的营养成分有
(3)接种固氮菌时可采用平板划线法,在做第二次及其后的划线时,应从
(4)经平板划线培养可形成自生固氮菌的菌落,菌落是指发布:2024/10/27 17:0:2组卷:16引用:1难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