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中和是指温室气体排放量正负抵消,达到相对“零排放”。据测算,我国农业农村温室气体排放占比仍达到全国排放总量的15%,农业生产碳排放途径是多样的(如图)。耕地既是碳排放的重要主体,也是固碳的重要单元。同时,我国是人口大国,增加投入、提高单产,无疑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一条重要途径。但长期的“用地不养地”,会导致土壤有机质含量下降,大量的碳被排放到大气中。

为平衡耕地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实现碳中和目标中的作用,提出合理措施。
【考点】碳排放对环境的影响;碳排放与国际减排合作.
【答案】严格执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稳定耕地数量;建立健全耕地休耕轮作制度,稳定(或提高)耕地质量,提高耕地固碳能力;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引导农户种植固碳作物;积极发展生态循环固碳农业,鼓励秸秆还田,增加土壤有机质,降低碳排放;开展高效利用与节肥技术的研发,尽量减少化肥、农药等的用量,降低碳投入,提高土地利用率,防治土壤污染与土地退化;建立耕地生态系统监测体系,适时开展耕地生态功能在线监测。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11/18 6:0:1组卷:2引用:1难度:0.6
相似题
-
1.读2012年我国交通碳排放量的空间分布图,回答7~8题。
甲是我国人均交通碳排放量最高的省市,对其贡献程度最小的是( )发布:2024/12/31 16:0:1组卷:1引用:1难度:0.5 -
2.为了控制和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国家出台了碳排放交易政策。碳排放交易是运用市场经济来促进环境保护的重要机制,允许减排企业在不突破碳排放交易规定的排放总量的前提下,可以用这些减少的碳排放量,在市场销售获取效益;超排企业必须从交易市场购买其他企业多余配额或者能抵减排放量的碳汇产品。如图为碳排放交易原理示意图。据图回答10~11题。
从碳减排效果的明显性来看,最适合纳入首批试点行业的是( )发布:2024/12/31 15:30:1组卷:4引用:1难度:0.6 -
3.如图为碳循环示意图,读图完成21~22题。
关于如图所示碳循环,叙述正确的是( )发布:2024/12/31 16:30:1组卷:0引用:1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