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题详情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社交运动新“顶流”飞盘好玩在哪儿
小鹿
ㅤㅤ①2022年,飞盘“起飞”了。
ㅤㅤ②2022年7月7日,国家体育总局社体中心发布通知,计划于2022年下半年举办首届中国飞盘联赛,赛事将在北上广等多个城市举行。与此同时,飞盘正在申请成为2028年洛杉矶奥运会的正式比赛项目,怒刷一波存在感。在教育部印发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通知》中,“极限飞盘”作为“时尚运动类项目”入选“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板块,正式列入义务教育阶段课程。
ㅤㅤ③诚然,一项运动的爆火,离不开多方的推动。但是那么多运动,为什么偏偏飞盘成了“天选潮流运动”?恐怕还是要回归这项运动本身。
ㅤㅤ④首先,飞盘的参与门槛很低。一身运动服、一双跑鞋、一片飞盘,就是全部的必要装备。场地方面,如果只是休闲玩乐,那么一块空地足矣。而且飞盘上手不难,运动小白在刚接触时就能获得小小的成就感,更容易坚持下去。
ㅤㅤ⑤其次,能够高效燃脂。一场专业的飞盘比赛,时长100分钟,运动员的跑动能达到10公里,燃脂消耗堪比一场高水平的足球比赛。相比马拉松的过程痛苦结果爽,飞盘在玩的过程中就能感受到多巴胺分泌带来的快乐。扔出一个盘,接到一个盘——便能获得愉悦和幸福感,一杯奶茶能带来的即时快感——旋飞盘也可以。
ㅤㅤ⑥最后,是飞盘的社交属性。不同于舞蹈,大家虽然在同一个舞房里练习,但是关注点都集中在老师和自身。但飞盘天然需要与人交流——两人对传、团队配合、赛后复盘都涉及沟通,社恐不用担心没话题。而且通过比赛结交的朋友,多了团队归属感,沉淀下来的感情自然也是更深的。
ㅤㅤ⑦再深入挖掘,那便是飞盘独特的“包容精神”。很多飞盘玩家表示,玩过一次后愿意继续留下来的人,大多是被飞盘“包容”的精神所吸引——在飞盘场上,每个人都可以找到自己的位置。虽然男女同场,但不允许身体对抗,这给了体力悬殊的人同场竞技的可能。更重要的一点,飞盘赛场上不设裁判,犯规与否,需要双方各出一名队员进行协商。如果无法达成,那么比赛回到争议发生前的上一个位置,即便是国际级的联赛也是如此。
ㅤㅤ⑧“自省”作为飞盘哲学的内核,暗合了当代年轻人的价值观。大家不再轻信权威,更愿意用批判性眼光看待事物,更愿意表达自我,而飞盘场上自我判罚的规则,正是这种价值观的延伸。飞盘精神是飞盘成为潮流运动的重要原因之一。
ㅤㅤ⑨但是,飞盘能飞多远,仍然取决于这项运动本身。目前从事飞盘运动的选手,大都非全职。飞盘在中国的发展仍然处于初级阶段,缺乏群众基础,配套产业没有发展起来,飞盘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1)请说说本文标题好在哪里。
(2)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C
C

A.第①自然段中“起飞”用字巧妙,既呼应了“飞盘”的“飞”字,又点明了飞盘运动爆火、流行的情况。
B.第②自然段运用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列举了一些机构、部门对飞盘运动做出的举措,具体体现了飞盘运动的爆火。
C.飞盘成为“天选潮流运动”,有三个原因:参与门槛低、能够高效燃脂、具备社交属性。
D.飞盘在中国的发展仍然处于初级阶段,要飞得更远,还有许多事要做。

【答案】C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12/26 20:0:2组卷:12引用:3难度:0.5
相似题
  • 1.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小题。
    什么样的外衣让“嫦娥”比钻石还刚      ①嫦娥五号返回地球时,进入大气层后高速摩擦将使探测器表面温度高达3000℃以上,而这样的温度下几乎连金刚石都会熔化,如果高温被传导到返回器内部,将对携带的月球“土特产”产生影响。为此,科学家们设计了一系列措施保证嫦娥五号返回器平安回家。
    因各部位防热需求不同而穿“拼接款”
          ②航天器在飞行过程中也会与大气层发生剧烈摩擦,从而在航天器表面产生超高温,如果不使用防热材料,在高温作用下,航天器表面材料很快就会出现变形、熔化和消失的现象(也称烧蚀后退),最后像流星一样消失在天际。
          ③防热材料,顾名思义,作用就是防止产品内部的结构被外界的高温所熔化,航天器的防热材料需要在耐高温的同时发挥其结构承载性能,是航天器的“骨骼”。据介绍,由于航天器不同的部位对防热材料的需求不同,需要选择不同耐热温度的材料。比如,环氧树脂基复合材料可耐受120℃左右的温度,使用范围比较广泛,可以应用于火箭整流罩、卫星结构件等;双马树脂基复合材料可以耐受200℃以上的温度,主要应用于火箭防热底板、仪器舱舱段等;而聚酰亚胺基复合材料则可耐受500℃左右的高温,可应用于火箭及航天器的耐高温部件。
          ④对于高速穿越大气层的航天器来说,轻装上阵能飞得更远,例如火箭末级每减轻1千克重量,就能增加1千克的有效载荷,或是增加15千米左右的射程。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航天材料及工艺研究所专项主任工程师梁馨说,降低材料密度本身并不很难,但要让材料的密度低,同时又能耐高温、强隔热,难度就非常大了。
          ⑤为减轻航天器载重负担,科研人员要确保嫦娥五号返回器防热材料每1克重量都用,在刀刃上,最终他们根据各部位受热情况的不同,在大底迎风面、大底背风面、大底拐弯角环、侧壁迎风面、侧壁背风面、侧壁舱盖与边缘防热环、稳定翼七大部位分别应用了7种不同成分的防热烧蚀材料。比如,气动加热最严重的大底结构,采用的是新型轻质低密度烧蚀防热材料,其密度约为每立方厘米0.5克,每平方米可承受6兆瓦的热流环境。这7种材料相互配合、和谐相处,防热减重两不误。防热外衣要扛住“大火爆炒”和“小火慢炖”。
          ⑥此次嫦娥五号返回器采用的是一个非常有特点的再入模式:半弹道跳跃式再入,形象地说就是打水漂式返回。让返回器先高速进入大气层,随后借助大气层提供的升力“跳”起来,再以第一宇宙速度重新进入大气层返回地面。
          ⑦具体来说,在进入返回轨道时,返回器一开始是以第二宇宙速度,即每秒11.2公里的速度进入大气层,以这个速度从北京到上海耗时不到100秒。当以第二宇宙速度移动时,材料温度将达到3000℃以上。
          ⑧进入大气层后没多久,为了减速,返回器会向上跳跃回到太空,这时外部温度是-120℃。接着又以每秒7.8公里的第一宇宙速度进入大气层,这时材料表面温度约为1800℃。
          ⑨如果把返回器比喻成一口锅,那么上述过程相当于锅先经大火爆炒,然后被放进冰块里,再被从冰块里拿出来经历小火慢炖。因此,这次的防热材料不但要经历冷热交变,更要同时经受“大火爆炒”和“小火慢炖”的双重考验,对最外层的防热材料提出了极高的高温烧蚀强度要求。团队开展了集中攻关,最终创新性地研制了以碳为主的材料体系,并顺利解决了烧蚀后退等问题。
          ⑩据了解,之前国际上最好的防热材料是改进后的Avcoat5026,这是阿波罗飞船所用的防热材料,也是此前唯一经历载人登月返回特殊严酷热环境的防热材料,改进后的Avcoat5026密度为每立方厘米0.56克左右。
    ⑪但是这种防热材料的制造工艺复杂、周期非常长,以猎户座飞船大底为例,其防热材料需要整整6个月才能完成制造。而嫦娥五号探测器的防热材料密度为每立方厘米0.5克,成型周期是猎户座飞船大底的1/25。
    (选自《科技日报》2020年12月18日有删改)
    (1)什么样的外衣让“嫦娥”比钻石还刚?请结合全文概括回答。
    (2)阅读下列句子,回答括号中的问题。
    ①比如,环氧树脂基复合材料可耐受120℃左右的温度。(“左右”能否删去?为什么?)
    ②这次的防热材料不但要经历冷热交变,更要同时经受“大火爆炒”和“小火慢炖”的双重考验。(指出加点词“大火爆炒”在文中的含义。)
    (3)请分析第⑪段画线句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4)阅读下列链接资料,结合本文内容,请推测未来中国探月会有哪些发展?请写出两条。
          嫦娥五号完成了落月采样,收集了2千克足量月壤,并送回了地球。它带回的全新样品,对于研究月球表面的风化作用、火山作用和区域地质背景、区域地质演化方面很有意义。科学家在美国采回的月壤中发现了氮等放射性物质,发现月球上存在大量的氦-3,而氨-3是一种可长期使用、清洁、安全和高效的核聚变燃料。
          1969年7月16日,阿波罗11号飞船从美国卡纳维拉尔角肯尼迪航天中心点火升空,开始了人类首次登月的太空征程,美国宇航员尼尔•奥尔登•阿姆斯特朗、巴兹•奥尔德林、迈克尔•柯林斯驾驶着阿波罗11号宇宙飞船跨过38万公里的征程,承载着全人类的梦想踏上了月球表面。

    发布:2024/12/27 2:30:1组卷:33引用:3难度:0.5
  • 2.阅读下面语段,回答小题。
    纳米机器人维护人体健康
          ①曾经有一部美国科幻片名为《惊异大奇航》。这部影片中,科学家把变小的人和飞船注射进人体,让这些缩小的参观者直接观看到人体各个器官的组织和运行情况。如果真的有小人能够进入我们的身体,倒是可以帮助我们看病。最近,美国科学家就研制出一种可以进入人体的纳米机器人,有望用于维护人体健康。
          ②发明这些纳米机器人的科学家是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生物工程学研究人员米兰•斯托诺维克等人,组成机器人的原料是DNA分子,它们的外形很像蜘蛛,因此又称为“纳米蜘蛛微型机器人,它们能够跟随DNA的运行轨迹自由地行走、移动、转向以及停止。虽然以前研制出的DNA分子机器人也具有行走功能,但不会超过3步,而新的机器人却能行走50步。科学家希望不断改进纳米蜘蛛,以提高它们的行进距离,让它们最好能够在人体内自由穿梭。
          ③纳米蜘蛛的体长只有4纳米,需要高倍电子显微镜才能看见,因为10万个这样的纳米蜘蛛排成一串也比人类头发直径还小,正因为纳米蜘蛛如此微小,它可以穿越人体任何组织和器官,包括最细小的毛细血管和神经末梢,而不会导致这些细小管道的阻塞纳米蜘蛛可以在人体内的“大街小巷”内随意穿梭,及时发现人体内出现的异常情况,因此堪称人体内的“微型警察”。
          ④“纳米蜘蛛”机器人有望成为治疗多种疾病的重要工具,比如,它们可以区分健康细胞和癌细胞,及时发现癌细胞后发出警报。成千上万只纳米蜘蛛就源源不断地向癌细胞聚集,起合力杀死癌细胞。它们还可以成为清理人体血管的“管道工”,人体血管其实也像城市的下水道一样,时间长了就会出现垃圾,如果不及时清理就会发生各种心血管疾病,纳米蜘蛛发现这些垃圾后,能合力把这些垃圾击碎并运到人体的肠道内。纳米机器人甚至可以用于外科手术,切割或缝合所需做手术的部位,由于它们可以直接利用人体活性物质到手术部位,手术之后可以达到没有疤痕的效果。
          ⑤纳米机器人实质是分子机器人,是分子仿生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纳米机器人根据分子水平的生物学原理为设计原型,是一种可在微小的纳米空间内进行操作的“功能分子器件”,事实上,每一个细胞都是一个活生生的纳米机器人,细胞不仅将燃料转化为能量,而且按照储存在DNA中的信息来建造和激活蛋白质和酶,对不同物种的DNA进行重组,目前,基因工程专家已经开始利用这些活生生的“纳米工具”来维护人体健康,例如用细菌细胞来生产医用激素。
          ⑥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神经科学研究人员埃瑞克•温弗利说:“传统的机器人制造是一个机械体,能够识别所处环境,做出相应的判断,并遵循设计程序做某些事情”而相比之下,分子机器人更具优势,它们不仅具备着传统机器人的功能,并且将体积缩小至纳米等级,在相应的环境中可以自动组合。也就是说,纳米蜘蛛其实还是一种可以自我复制的机器人,它们可以利用人体内的DNA分子进行自我复制,根据任务的需要来确定所需复制的数量,而不会出现纳米蜘蛛在人体内泛滥成灾的情况,不用担心纳米蜘蛛会把人体拆光。
          ⑦目前,科学家们已经研发出这种机器人的“生产线”,希望未来能大量生产。研究人员希望纳米蜘蛛首先用于医疗事业,有力地维护人体健康,纳米蜘蛛早期的应用可能包括:帮助运送药物到人体的患病部位,帮助人类识别并杀死癌细胞以达到治疗癌症的目的,甚至还能帮助人们完成外科手术、清理血管垃圾等等
    (原文有改动)
    (1)本文的说明顺序是什么?
    (2)选文第③段画线句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作用是什么?
    (3)选文第⑦段加点词“等等”不能删掉的原因是什么?
    (4)请结合选文说说纳米机器人为什么能维护人体健康?

    发布:2024/12/27 8:0:2组卷:2引用:1难度:0.3
  • 3.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雾霾锁城是何因?      ①提起雾霾,人们对2013年年初我国大范围的雾霾,特别是北京等大城市弥漫着的铺天盖地的雾霾记忆犹新。当时的北京雾霾被调侃为“十面霾伏”。2015年岁末,一条调侃北京霾的“舌尖体”段子在网上广为流传:相比别的地方的霾,我更喜欢北京霾的醇厚。它是如此真实如此具体,泥土的甜腥与采暖排放的烈辣充分混合,再加上尾气的催化和低气压的衬托,使霾口感适口,吸入后挂肺持久绵长,让品味者肺腑欲焚,欲罢不能……雾是别处厚,霾是北京醇。
          ②可是没想到,两年后,素有“白山黑水”之称的东北三省竟然后来居上。根据中国环境监测中心站的资料,2015年11月6日上午开始,东北地区中部开始出现重度污染。11月8日达到污染的峰值时段,辽宁地区北部、中部、南部,吉林地区西部、中部,黑龙江地区南部、中部均为重度到严重污染,首要污染物为PM2.5。各地区空气污染指数最大值均达到500爆表值。
          ③那么雾霾围城的原因是什么呢?天气分析表明,北方城市冬季凡是大范围、长时间、高浓度的雾霾,总是由气候背景、天气条件、城市环境、社会管理等多种因素叠加所致。从气候背景来看,需要空气湿度长期在高位徘徊并趋于饱和,以便为雾霾的产生提供充足的水汽资源。从天气条件来看,需要近地面空气静止少动,无风,大气层结稳定,不利于污染物的流动与扩散,而有助于水汽、悬浮颗粒物的逐渐累积。从城市环境来看,由于城市高楼林立,楼宇间距过窄,阻碍了空气流动;机动车数量猛增,烧烤等活动造成不容忽视的低空污染。此外,环境保护步伐没能跟上等,这些都成为引发雾霾的强劲推手。从社会管理来看,煤烟型城市每年工业和采暖期用煤量惊人,采取集中供热模式,同一时间开启。后两个因素为雾霾大规模发生与持续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凝结核。因此,清晨生成的辐射雾与徘徊不去的烟霾相互叠加,正是“不霾则已、一霾惊人”的原因所在。
          ④当然,每次雾霾形成的原因并非完全相同。气象专家对东三省11月上中的这次空气污染过程形成的原因进行了总结,认为此次污染过程主要由四方面原因引起:一是此次天气过程中冷空气势力较弱,没能吹散雾霾天气。对于辽宁而言,冷空气非但未能带走雾霾,当地反而被上游地区黑龙江、吉林输送的污染空气“殃及”,加重了污染程度。二是此次伴随着雾霾的雨雪过程,使地面相对湿度加大,反而有利于大雾天气的形成。三是大气垂直层结的结构稳定,有逆温形成,极不利于空气污染物的扩散。四是冬季的集中采暖及秸秆焚烧,导致污染物排放大量增加。
          ⑤那么,雨雪天气为什么反而会使雾霾加重?以沈阳为例,专家对此解释说:一般情况下,沈阳在这个季节导致雨雪天气的系统主要来自北方。这些来自北方的天气系统有3个特点:一是水平风增速,二是垂直风对吹,三是气压相对高一些。所以,当沈阳出现由北来的天气系统导致的降水时,雾霾天气比较容易消散。而11月8日的雨雪天气是由南来系统影响的,南来系统一般导致稳定性的降水;无论水平风速,还是垂直风速都比较小,气压也相对低一些;而且由于雨雪天气的到来,使本来就不大的风速受到了抑制,变得更小了。这样一来,雾霾要比晴朗天气时更不容易消散;再加上供暖季节的到来,以及农民燃烧秸秆产生的废弃物的堆积,空气中污染物浓度增大。以上种种原因综合起来,雾霾天气就愈发明显了。
    (1)第①段中提到了调侃北京霾的“舌尖体”段子,其作用是什么?
    (2)本文的说明顺序是什么?请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分析。
    (3)第③段主要运用了哪一种说明方法?请分析其作用。
    (4)结合下面句子中加点的部分,分析本文的语言特点。
    ①当时的北京雾霾被调侃为“十面霾伏”。
    一般情况下,沈阳在这个季节导致雨雪天气的系统主要来自北方。
    (5)在阅读全文的基础上,谈谈我们应采取怎样的措施防治雾霾。

    发布:2024/12/6 8:0:2组卷:4引用:1难度:0.6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