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刘邦说,明得失,知进退;郑板桥说,难得糊涂。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考点】材料作文
【答案】保持清醒,悦纳糊涂     刘邦说“明得失,知进退”,郑板桥也讲“难得糊涂”。这两者看似矛盾,但核心都在于更好地生活。
     明得失,知进退是一种人生追求。保持清醒的目的是为看清自身的处境,把握时机,在适当的时候做出抉择,走稳每一步。
     譬如王安石高中后自请外放,离开权力中心前往地方,却能获取试验理想施政方式的机会,譬如明朝开国功臣刘伯温在新朝初立时急流勇退,避免“飞鸟尽,良弓藏”的兔死狗烹,得从善终;又譬如中国共产党在国民大革命后进军城市的惨败里主动调整,前往条件艰苦的山区,成功保存革命火种……桩桩件件在得失进退间斟酌权衡的史迹都展现了得失进退之明辨选择往往需要非常的智慧。而毋庸置疑,凡是能够做到这一点的人物总不至于混得太差。
     庸人不明得失的情况暂且不提,在既明得失的情况下,所谓“知进退”并不等同于能够真正做到“进退”。“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大厦将倾之前,“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氛围里是不乏聪明人的,譬如明末图谋救国的崇祯帝,但很多时不过是“眼看他楼塌了”无能为力,自身也跟着消亡。
     这就引出“难得糊涂”的智慧之处。个体生命的力量是弱小的,置于时代、社会、权势的力量下不值一提。对有心人而言,清醒地看清并不难,但真正令人深感灰心无力的是不能改变处境。“难得糊涂”是说与其在清醒的痛苦中挣扎,不如放任一会,乐山乐水寻求其它消遣和慰藉。有选择性地不再看那些把握不住的东西。李白仗剑离京入蜀、寻山问道,成为“饮中八仙”之一的风流人物;苏轼在“黄州惠州儋州”的颠沛流离里选择寄情于山水美食。此二者,或是“难得糊涂”的示范人物。
     但是既然“难得”,就说明这“糊涂”不是消极度日,浑浑噩噩,更不是问题或责任使命呼唤下的装傻充愣。因为对于有志有担当者,心中的怅惘忧虑并不可能真正被抛弃和遗忘。从这个意义上说,我倾向于认为郑板桥所言“难得糊涂”是一种希望也是一种无奈,但精神基调始终向上。
     因此,清醒有助于我们明得失,知道自己有什么;有助于知进退,调整合适的所处位置,要求抓住时机。而“难得糊涂”与此一脉相承,该糊涂时糊涂未尝不可,想保持清醒也不受阻碍。最终,不过都指向人的更好地生活。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6/27 10:35:59组卷:0引用:2难度:0.5
相似题
  • 1.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一只老鹰从鹫峰顶上俯冲下来,将一只小羊抓走了。
          一只乌鸦看见了,非常羡慕,心想:要是我也有这样的本领该多好啊!于是乌鸦模仿老鹰的俯冲姿势拼命练习。
          一天,乌鸦觉得自己练得很棒了,便哇哇地从树上猛冲下来,扑到一只山羊的背上,想抓住山羊往上飞,可是它的身子太轻,爪子被羊毛缠住,无论怎样拍打翅膀也飞不起来,结果被牧羊人抓住了。
          牧羊人的孩子见了,问这是一只什么鸟,牧羊人说:“这是一只忘记自己叫什么的鸟。”孩子摸着乌鸦的羽毛说:“它也很可爱啊!”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问题,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发布:2025/1/1 4:30:2组卷:41引用:10难度:0.1
  • 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

    “新”是“薪”的本字,本义是指用斧子砍伐木材。(《说文解字》:“取木也。”)
          后借用为“新旧”的“新”,可表示“刚出现的”“性质上改变得更好的”“使变成新的”等意思。
          材料二:
    放眼2022,壬寅要赢,不负青春。……大局新开展新颜……花开潮起,春风十里,无一是你,无一不是你。
    ——《湖北新闻》2022新年献词      于你,于我,于家,于国,新的百年征程已经开始,星光将再次照亮赶路人的去途。2022年,继续出发,你准备好了吗?
    ——中访网2022年新年献词      2022年的序幕刚刚拉开,站在新年的门前,学校拟进行以“新时代•新使命•新担当”为主题的演讲比赛,作为新时代的青年,请你写一篇演讲稿,表达你对新的一年的思考和展望。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发布:2025/1/1 4:30:2组卷:15引用:4难度:0.7
  • 3.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有人说,青年人一旦确立了奋斗目标,须执着、专一,不可半途而废,如此,方能终成大业;也有人认为,青年人确立了奋斗目标,也不必做蚕自缚,可因时更换,顺势调整,这样才能不负此生。
          对于以上意见,你有怎样的理解与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表达你的见解与看法。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发布:2025/1/1 4:30:2组卷:9引用:5难度:0.5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