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 某日,记者在某路口看到,宽约25米的道路供行人过街的绿灯却仅有18秒,绿灯亮起时许多过街的行人都得一路小跑;供车辆通行的绿灯长达120秒,许多行人在等待一分钟左右后,便迫不及待地闯红灯在车流中穿行,导致了“中国式过马路”现象的发生。
材料二 谈到“中国式过马路”,一位专家说:“说到底,最重要的还是从众心理在作祟。很多市民很久以来有一种从众心理,人家可以走,我为什么不可走?这种心理大多数的人都存在,结果是法不责众。”
材料三“闯红灯过马路违法!”近日,杭州、南京等地纷纷对“中国式过马路”亮“罚单”,引来“叫好声一片”。与此同时,有评论说,处罚难度大,执法成本高,重拳整治陷入“两难”窘境。
(1)结合所学,你怎么看待“中国式过马路”这一现象?
(2)分析“中国式过马路”现象产生的原因。
(3)作为青少年应该怎么做,请你为解决材料所反映的问题提出三条合理化建议。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6/27 10:35:59组卷:9引用:3难度:0.5
相似题
-
1.小丁同学发现学校附近的十字路口没有设置红绿灯,存在交通安全隐患。于是他运用道德与法治知识,积极采取措施,终于使这条“风险路”变成了“安全道”。小丁同学采取的最佳措施是( )
发布:2024/11/15 1:0:2组卷:4引用:2难度:0.8 -
2.13岁的中学生小斐驾驶电动车带着一名同学,在机动车道上闯红灯,撞上一辆正常行驶的小轿车。两人在空中翻了好几圈,因为没有戴头盔,两人均受伤被送医救治。交警依照有关法律针对这起事故判定,骑电动车闯红灯的学生全责,他还需承担轿车的维修费用。小斐的同学小吴说,中学生是弱势群体,这样的判定不公平。
请你结合材料,对小吴的说法进行辨析。发布:2024/12/28 0:0:1组卷:12引用:3难度:0.3 -
3.放学后,小明和妈妈步行回家,在经过没有行人和车辆通过的路口遇到红灯时,他们的正确做法是( )
①没人时可以不顾红绿灯,快速通过该路口
②红灯停绿灯行,应该无条件遵守交通法规
③若没有监控拍照,在确认安全情况下可自由通行
④应当耐心等待,在没有外在监督时更应遵守法律发布:2024/12/27 22:30:1组卷:4引用:6难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