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尔沁沙地是我国面积最大的沙地,当地气候干旱,放牧过度植被大量破坏,荒漠化严重。我国政府对该地区进行“草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综合治理,实现了从“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的转变。回答下列问题。
(1)由于人类的生态足迹生态足迹超过地球承载力,造成生态赤字而产生土地沙漠化等诸多生态环境问题。生态环境问题具有 全球性全球性特点,需要全人类的关注与合作。
(2)为促进科尔沁沙地的生态修复,该地在引进樟子松和栽植沙柳等材种时应遵循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 协调协调。
(3)科尔沁沙地的气候干旱多风、沙土干燥疏松,樟子松在当地具有高度的生态适应性,推测其应具有 根系发达,叶呈针状,叶表皮有蜡质层,气孔内陷根系发达,叶呈针状,叶表皮有蜡质层,气孔内陷等形态特征(至少答出2点)。
(4)从“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说明人类活动 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方向和速度进行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方向和速度进行。当演替达到生态平衡时,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 大于大于(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消费者与分解者呼吸散失的能量之和。
【答案】生态足迹;全球性;协调;根系发达,叶呈针状,叶表皮有蜡质层,气孔内陷;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方向和速度进行;大于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4/20 14:35:0组卷:8引用:1难度:0.6
相关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