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铭记与传承
活动中,同学们找到了有关灵宝名人的事迹,在阅读中大家感动、赞叹不已,阅读下面两则名人故事,完成问题。
名人事迹一:
杨震暮夜却金ㅤㅤ(杨震)四迁荆州刺史、东莱太守。当之郡,道经昌邑,故所举荆州茂才王密为昌邑令,谒见,至夜怀金十斤以遗震,震曰:“敌人知君,君不知敌人,何也?”密曰:“暮夜无知者。”震曰:“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密愧而出。
暮夜:深夜   之:上任。道经:途经     谒见:拜见    遗(wèi):给予;赠予     愧:羞愧
名人事迹二:
李工生ㅤㅤ1886年出生在灵宝县焦村一个没落地主家庭,字广庭,号耀荣。乳名来功。因成年后主张靠自己的力量工作、生活,递改名工生。
ㅤㅤ1921年,工生携妻儿回到灵宝,从青岛、烟台等地引进了良种苹果树苗200棵,这便是灵宝良种苹果之始。品种主要有国光、红玉等,他还想方设法购买了当时非常不易买到的园林学方面的图书。反复钻研,实地试验,终于积累了一整套的栽培、管理、防治病虫害等技术,培育了质优味鲜的苹果,在当时引起了极大的轰动,称赞工生为中国的苹果大王。工生研究果树,并非为了一己的私利,而是主张“实业富民“”兴利于民”。他经常利用灵宝的许多庙会、集日,进行宣传,教授种植技术,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种植苹果。
ㅤㅤ建国后,由于党和政府的重视,在工生果园的基础上,办起了灵宝县园艺场,灵宝苹果有了更进一步的发展。品种亦发展到114个,果园面积达到36万多亩,苹果的发展为振兴灵宝经济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在灵宝地区引进了苹果,并为此付出了毕生心血的实业家李工生先生,将永远为人们所怀念。
(1)名人事迹一中,“震曰:‘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的意思是什么?
杨震说:“上天知道,神明知道,我知道,你知道,又怎么能说没有人知道呢!”
杨震说:“上天知道,神明知道,我知道,你知道,又怎么能说没有人知道呢!”

(2)“杨震暮夜却金”的事情,在当今社会有意义吗?为什么?
“杨震暮夜却金”的事情,在当今社会仍然有意义,因为“杨震暮夜却金”的故事其实就是教育我们要做一个正直清廉的人,不能得不义之财,就算是没有人看见也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而且我们做人要做一个有正确价值观的人,不行不义之事,不取不义之财,抵得住诱惑,禁得住打击,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
“杨震暮夜却金”的事情,在当今社会仍然有意义,因为“杨震暮夜却金”的故事其实就是教育我们要做一个正直清廉的人,不能得不义之财,就算是没有人看见也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而且我们做人要做一个有正确价值观的人,不行不义之事,不取不义之财,抵得住诱惑,禁得住打击,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

(3)在下面几个情境中,可以与之对应的诗句是什么,写一写。
杨震被众多官员排挤时,你想到了郑燮的诗句
千磨万击还坚劲
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
任尔东西南北风

杨震被诬陷、罢官时,你想到了于谦的诗句
粉骨碎身浑不怕
粉骨碎身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要留清白在人间

(4)灵宝的苹果与李工生有联系吗?请概括讲一讲。
灵宝的苹果与李工生有联系。李工生是灵宝苹果的创始人,他引进了良种苹果树苗,研究栽培技艺,助力苹果在灵宝地区广泛发展。建国后,政府也重视灵宝苹果的发展并在此基础上办起了灵宝县园艺场,拉动了灵宝经济的发展。
灵宝的苹果与李工生有联系。李工生是灵宝苹果的创始人,他引进了良种苹果树苗,研究栽培技艺,助力苹果在灵宝地区广泛发展。建国后,政府也重视灵宝苹果的发展并在此基础上办起了灵宝县园艺场,拉动了灵宝经济的发展。

(5)请按提示进行辩论陈述。
ㅤㅤ李工生的事例引发了大家的讨论。有人说,李工生放弃外边优越的生活,回到家乡当农民过苦日子,真是把当初学的知识都浪费了,在外边发展可以发挥更大的价值。有人说,李工生为了家乡的发展,为了更多人过上好日子,自身的价值更大!
ㅤㅤ班级里针对以上两种观点,展开辩论。你同意谁的观点,请选择一个观点,运用典型事例说明的方式来进行辩论。
我同意“李工生为了家乡的发展,为了更多人过上好日子,自身的价值更大”的观点。首先,李工生回到家乡发展苹果产业,让灵宝地区的人民有了更多的收入来源,过上更好的生活。其次,他研究培育良种苹果,促进了中国果树的发展,为国家的经济发展作出了贡献。因此,李工生不仅对家乡做出了贡献,也对国家有着重要的影响。
我同意“李工生为了家乡的发展,为了更多人过上好日子,自身的价值更大”的观点。首先,李工生回到家乡发展苹果产业,让灵宝地区的人民有了更多的收入来源,过上更好的生活。其次,他研究培育良种苹果,促进了中国果树的发展,为国家的经济发展作出了贡献。因此,李工生不仅对家乡做出了贡献,也对国家有着重要的影响。

【答案】杨震说:“上天知道,神明知道,我知道,你知道,又怎么能说没有人知道呢!”;“杨震暮夜却金”的事情,在当今社会仍然有意义,因为“杨震暮夜却金”的故事其实就是教育我们要做一个正直清廉的人,不能得不义之财,就算是没有人看见也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而且我们做人要做一个有正确价值观的人,不行不义之事,不取不义之财,抵得住诱惑,禁得住打击,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灵宝的苹果与李工生有联系。李工生是灵宝苹果的创始人,他引进了良种苹果树苗,研究栽培技艺,助力苹果在灵宝地区广泛发展。建国后,政府也重视灵宝苹果的发展并在此基础上办起了灵宝县园艺场,拉动了灵宝经济的发展。;我同意“李工生为了家乡的发展,为了更多人过上好日子,自身的价值更大”的观点。首先,李工生回到家乡发展苹果产业,让灵宝地区的人民有了更多的收入来源,过上更好的生活。其次,他研究培育良种苹果,促进了中国果树的发展,为国家的经济发展作出了贡献。因此,李工生不仅对家乡做出了贡献,也对国家有着重要的影响。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6/21 8:0:10组卷:15引用:1难度:0.2
相似题
  • 1.非连续性文本。
    项目 上网时间、年龄 上网目的
    调查项目 每天都上网的学生 平均每天上网2小时 10岁以前“触网” 聊天交友 看动漫、电影、下载音乐 玩网络游戏 学习、查阅资料
    所占比例 82.9% 70.4% 61% 19.3% 34.4% 30% 16.3%
    (1)下列从统计表中得出的结论,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有82.9%的学生每天都会上网。
    B.中小学生上网的人数不多。
    C.有超过三分之一的中小学生上网是为了看动漫、电影和下载音乐。
    D.有16.3%的学生上网是为了学习、查阅资料。
    (2)你觉得上网和学习成绩的好坏有关系吗?说说你的理由。
    (3)请你根据上面的统计表反映的情况,结合自己的体会,向广大中小学生提出两条合理的建议。

    发布:2025/3/9 11:0:2组卷:41引用:3难度:0.5
  • 2.阅读非连续性文本,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微博是一种网络技术应用。它篇幅短小,每条不超过140个字,甚至可以三言两语。它代表了个人最真实的即时言论,人们可以用微博发布信息、发表评论、讨论问题、转发跟帖。无论是用电脑还是用手机,只要能上网,人们就可以像发短信一样发微博,非常方便。
          材料二 教育部、国家语委在向社会发布(2010年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时,称2010年是中国的“微博元年”。截止到2011年2月,腾讯、新浪两大门户网站微博注册用户均超过1亿。在微博上“人人都有麦克风”,普通人用微博维权,用微博问政;政府也开通微博,了解民意。微博正释放着它推进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发生变革的巨大潜能。
    (1)从材料一中摘录出4个能概括“微博”主要特点的词语。
     

    (2)结合两则材料的内容,写出右边这幅画的寓意。
     

    发布:2025/3/9 21:30:2组卷:35引用:5难度:0.4
  • 3.阅读下面的非连续性文本,完成练习。
          材料一:抗日战争时期,王二小的家乡经常受到侵华日军的“扫荡”。王二小是儿童团员,他常常一边在山坡上放牛,一边给八路军放哨。1942年10月25日,侵华日军又来“扫荡”,走到山口时迷了路。敌人看见王二小在山坡上放牛,就叫他带路。王二小装着听话的样子走在前面,为了保护转移的乡亲,他把敌人带进了八路军的埋伏圈。四面八方响起了枪声,敌人知道上了当,气急败坏地用刺刀杀害了王二小。机智勇敢的小英雄王二小,牺牲时年仅13岁。
          材料二:邱少云是中国人民志愿军一级英雄。1952年10月,为打击盘踞(jù)在上甘岭的敌人,他被选派参加潜伏部队,并担负了发起冲锋后扫除障碍的爆破任务。12日上午,敌机向他所在的潜伏区进行低空扫射,并投掷燃烧弹,邱少云身上燃起了大火。为了不暴露潜伏目标,邱少云任凭烈火烧焦身体也一动不动。他双手深深插进泥土里,身体紧紧贴着地面,直至壮烈牺牲,年仅26岁。
    (1)古往今来,爱国英雄层出不穷,他们为国家、为人民抛头颅,洒热血,值得我们永远铭记。下列选项中,都属于爱国英雄的一组是
     

    A.孔子 岳飞 杨靖宇
    B.李白 方志敏 董存瑞
    C.林则徐 黄继光 赵一曼
    (2)阅读两则材料,从牺牲时“年仅13岁”“年仅26岁”这些语句中,我感受到了
     

    (3)从两则材料中,选择一个最打动你的句子,用“_____”画出来,并把打动你的原因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发布:2025/3/12 8:0:1组卷:29引用:1难度:0.8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