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天不言而四时行,地不语而百物生。”地球是人类共同的、唯一的家园。
【国之担当】
2020年12月1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气候雄心峰会上提出:“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各国应该遵循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根据国情和能力,最大程度强化行动。”2021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2021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十四五”时期,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分别降低13.5%、18%。这两项指标将作为约束性指标进行管理。
【科学理政】
2020年9月16日至18日国家主席习近平考察湖南时指出,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展现新作为。要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做好洞庭湖生态保护修复,统筹推进长江干支流沿线治污治岸治渔,做好渔民转产安置和民生保障工作。要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落实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制,坚决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要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推动生态系统功能整体性提升。
【美丽愿景】
目前,我国光伏、风电、水电装机量均已占到全球总装机量的三分之一左右,无论在投入还是技术上都领跑全球。如果到了2060年,中国实现碳中和,意味着巨大的汽车产业链将发生翻天覆地的改变。也就意味着,马路上将很难看到燃油车,取而代之的是无人驾驶电动车或者氢能车。在明年的北京冬奥会期间,会有一种低碳环保的绿色接驳车辆,它排出的就不是二氧化碳。如果到了2060年,中国实现碳中和,意味着中国的森林一年生长量要达到10亿立方米,这比现在翻了一倍还要多,森林覆盖率稳定在30%左右,中国的生态环境将发生一次质的飞跃。碳达峰、碳中和就是绿水青山。
(1)材料一在体现中国的大国担当同时,还体现出中国展现了怎样的智慧?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请谈谈我国怎样走出一条绿色发展之路?
(3)为了实现材料三的美好愿景,我们青少年可以做出怎样的努力?
【答案】(1)①当今世界的发展,需要新思路与大智慧的引领。中国着眼于时代发展大势,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为全球治理提出中国方案,贡献中国智慧。②中国广泛参与国际事务,在承担责任中不断积累经验,提升能力,增长智慧。同时,在解决人类面临的各种问题的过程中积极探索、有效行动,发挥负责任大国作用,促进人类社会共同发展。③中国在更好地维护我国和广大发展中国家共同利益的同时,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集中力量办好自己的事情。我们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主动承担国际责任,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
(2)①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要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②走绿色发展道路坚持绿色富国,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经济发展带来的环境效益。坚持绿色惠民,将良好生态环境作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③走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之路,要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大力倡导节能、环保、低碳、文明的绿色生产生活方式。④建设生态文明,必须严守资源消耗上限、环境质量底线、生态保护红线。
(3)①树立环保意识和绿色发展理念,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自觉保护环境,如不乱扔垃圾,随手关闭水龙头;②践行低碳生活理念,绿色出行,节约资源;宣传我国环保方面的法律法规,自觉同各种破坏环境的行为作斗争。
(2)①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要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②走绿色发展道路坚持绿色富国,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经济发展带来的环境效益。坚持绿色惠民,将良好生态环境作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③走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之路,要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大力倡导节能、环保、低碳、文明的绿色生产生活方式。④建设生态文明,必须严守资源消耗上限、环境质量底线、生态保护红线。
(3)①树立环保意识和绿色发展理念,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自觉保护环境,如不乱扔垃圾,随手关闭水龙头;②践行低碳生活理念,绿色出行,节约资源;宣传我国环保方面的法律法规,自觉同各种破坏环境的行为作斗争。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6/27 10:35:59组卷:6引用:1难度:0.3
相似题
-
1.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深圳经济特区建设40年的实践离不开世界各国的共同参与为各国创造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分享了发展利益欢迎世界各国更多地参与中国经济特区的改革开放发展,构建共商共建共享共赢新格局。这说明( )
发布:2024/12/30 16:0:5组卷:13引用:3难度:0.8 -
2.从如图的信息中,我们可以推出的结论是( )
①我国是世界上经济增速最快的国家
②我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成功跨入世界发达国家行列
③我国GDP逐年稳步提高
④我国经济为全球经济稳定和增长作出了贡献发布:2024/12/31 8:0:33组卷:1引用:1难度:0.7 -
3.“CHINA”现在已经成为各国新闻报道中的高频词,关于中国的方方面面都是国际媒体竞相报道、深入分析的对象。中国在伦敦奥运会的上的精彩表现、中国已成为美国学生赴国外留学的第二大目的地、“两会”期间提出的“中国梦、“⒎5%”的经济增长目标将给世界带来新的“中国机遇”……频繁见诸报端的“CHINA”一词,体现了我国的国际影响力日益增加。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对两种不同观点进行评析。发布:2025/1/22 8:0:1组卷:8引用:3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