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资料一:由于过度放牧、气候变化等原因,蝗虫大量繁殖。蝗虫之间受到触碰的刺激会释放一种聚集信息素,吸引更多的蝗虫加入形成蝗群,蝗群所到之处,玉米、小麦、芦苇等植物 被啃食尽,给多个国家造成了巨大经济损失。后经科学家研究,微孢子虫是一种寄生虫,会使蝗虫得病,从而抑制蝗虫聚集信息素的释放,达到控制蝗群的数量。“幼稚激素酯酶”是一种天然激素,它能穿过蝗虫幼虫的“皮”感染幼虫,使蝗虫长时间处于幼虫阶段,可有效预防蝗灾。
资料二:我国现有金丝猴、长臂猿、朱鹮、珙桐、水杉等珍稀动植物,经过有效的保护,生物的数量有所增长。生物多样性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提供了丰富的食物、药物、燃料等生活必需品以及大量的工业原料。因此,保护生物的多样性,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保护人类自己。
(1)蝗虫的发育方式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资料一中蝗虫的“皮”是指具有保护作用的
外骨骼
外骨骼
,蝗灾的蔓延主要发生在蝗虫发育阶段的成虫期。
(2)据资料一发现,寄生在蝗虫体内的微孢子虫,可通过干扰蝗虫间的
信息交流
信息交流
,实现对蝗灾的抑制。
(3)资料一中“玉米、小麦、芦苇等植物被啃食尽”,体现了蝗虫惊人的取食行为,从行为的获得途径判断,此行为属于
先天性
先天性
行为。
(4)资料二体现了我国生物多样性中生物物种的多样性,物种的多样性是由
基因
基因
多样性决定的。
(5)在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现象叫做
生态平衡
生态平衡

【答案】外骨骼;信息交流;先天性;基因;生态平衡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4/20 14:35:0组卷:9引用:1难度:0.4
相似题
  • 1.“飞蝗蔽空日无色,野老田中泪垂血。牵衣顿足捕不能,大叶全空小枝折。”上百的诗句出自明代诗人郭登的《飞蝗》一诗。中国自古就是一个蝗灾频发的国家,诗句中的蝗虫处于其发育时期的(  )

    发布:2024/12/10 4:30:1组卷:53引用:3难度:0.5
  • 2.如图是蝗虫发育过程中各个时期的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发布:2024/12/3 11:30:1组卷:55引用:4难度:0.7
  • 3.如图是实验室里展示的蜜蜂生活史标本,请分析:
    (1)蜜蜂的成虫期有工蜂、蜂王、雄蜂三种形态,它们分工合作,各司其职,蜜蜂的这种行为从功能上看属于
     
    行为.
    (2)动画片“熊出没”中,熊去掏蜂窝、偷蜂蜜,这种行为从功能上看属于
     
    这种行为从获得方式看属于
     
    行为;蜜蜂受刺激后对熊群起而攻之行为,是受
     
    控制的.
    (3)蜜蜂属于昆虫,它们的体表具有能防止水分散失的结构叫做
     
    ,不能随虫体的生长而生长,因此在发育过程中会出现
     
    现象.
    (4)蜜蜂的发育过程经过了
     
    个时期,与蝗虫相比,多了
     
    期,象蜜蜂的这种发育方式称为
     
    变态发育,与蜜蜂具有相同发育方式的还有:(举一例).
     

    发布:2025/1/3 8:0:1组卷:2引用:1难度:0.5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