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基因编码的M蛋白在动物A的肝细胞中特异性表达。现设计实验,将外源DNA片段F插入M基因的特定位置,再通过核移植、胚胎培养和胚胎移植等技术获得M基因失活的转基因克隆动物A,流程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在构建含有片段F的重组质粒过程中,将目的基因和质粒“缝合”在一起的工具酶是 DNA连接酶DNA连接酶。该酶据来源可以分为两类,其中 T4DNA连接酶T4DNA连接酶既可以“缝合”粘性末端,又可以“缝合”平末端。将重组质粒导入成纤维细胞常用的方法是 显微注射技术显微注射技术。
(2)动物细胞培养液中通常需要添加一定量的 抗生素抗生素,以防止培养过程中的污染。在无菌、无毒等适宜环境中进行动物A成纤维细胞的原代和传代培养时,需要定期更换培养液,目的是 清除代谢产物,防止细胞代谢产物积累对细胞自身造成危害清除代谢产物,防止细胞代谢产物积累对细胞自身造成危害。
(3)与胚胎细胞核移植技术相比,体细胞核移植技术的成功率更低,原因是 动物胚胎细胞分化程度低,恢复其全能性相对容易,而动物体细胞分化程度高,恢复其全能性十分困难动物胚胎细胞分化程度低,恢复其全能性相对容易,而动物体细胞分化程度高,恢复其全能性十分困难。从早期胚胎中分离获得的胚胎干细胞,在形态上表现为 细胞体积小,细胞核大,核仁明显细胞体积小,细胞核大,核仁明显(答出两点即可),功能上具有 发育的全能性发育的全能性。
(4)鉴定转基因动物:以免疫小鼠的 BB淋巴细胞与骨髓瘤细胞进行融合,筛选融合杂种细胞,制备M蛋白的单克隆抗体。
【答案】DNA连接酶;T4DNA连接酶;显微注射技术;抗生素;清除代谢产物,防止细胞代谢产物积累对细胞自身造成危害;动物胚胎细胞分化程度低,恢复其全能性相对容易,而动物体细胞分化程度高,恢复其全能性十分困难;细胞体积小,细胞核大,核仁明显;发育的全能性;B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4/20 14:35:0组卷:8引用:2难度: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