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文言文比较阅读
【甲】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 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节选自《孟子》)
【乙】
      吴既赦越,越王勾践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
      曰:“女忘会稽之耻邪?”身自耕作,夫人自织,食不加肉,衣不重采,折节下贤人,厚遇宾客,振贫吊死,与百姓同其劳。终灭吴。
(节选自《史记》)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D
D

A.饮亦尝胆也 之不能尽其材
B.益其所不能 不若孀妻弱子
C.置胆 欲报之陛下也
D.百里奚举于 见山上人烟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①而后
奋起,指有所作为
奋起,指有所作为

②人
常常,经常
常常,经常

自耕作
亲自
亲自

④越王勾践
通“返”,返回
通“返”,返回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②女忘会稽之耻邪?
(4)【甲】文认为国家要想避免“亡”的命运,必须具备
内有法家拂士,外有敌国外患
内有法家拂士,外有敌国外患

【乙】文中越王最终灭掉吴国的原因是
能够卧薪尝胆,居安思危,礼贤下士,与百姓同甘共苦
能够卧薪尝胆,居安思危,礼贤下士,与百姓同甘共苦

      材料链接:近几年来,地震、洪水、暴乱、岛屿争端,我们的祖国遭受了巨大的灾难。我们渴望天佑中国,但我们也深知“多难兴邦”。几千年来,中华民族虽历经沧桑、饱受磨难,但今天我们仍然心怀梦想,昂首屹立于世界的东方。
(5)结合【甲】【乙】两文,谈谈你对“多难兴邦”的理解。

【答案】D;奋起,指有所作为;常常,经常;亲自;通“返”,返回;内有法家拂士,外有敌国外患;能够卧薪尝胆,居安思危,礼贤下士,与百姓同甘共苦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4/20 14:35:0组卷:241引用:2难度:0.7
相似题
  • 1.《鱼我所欲也》中第1段说“非独贤者有是心”,第2段说“此之谓失其本心”,根据本文的具体内容,结合《孟子•公孙丑上》《孟子•告子上》等篇章,谈谈你对“本心”的理解。

    发布:2024/12/27 1:0:4组卷:21引用:3难度:0.6
  • 2.《鱼我所欲也》主要阐述了“舍生取义”的道理。作为21世纪的中学生,你怎样理解这个“义”字?教育部新修订的《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就删掉了“见义勇为,敢于斗争”的字样,你是怎样看待这一问题的?

    发布:2024/12/27 0:30:2组卷:23引用:2难度:0.7
  • 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
    【甲】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节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乙】      贞观二年,太宗谓侍臣曰:“朕尝谓贪人不解爱财也。至如内外官五品以上,禄秩优厚,一年所得,其数自多。若受人财贿,不过数万。一朝彰露,禄秩削夺,此岂是解爱财物?规小得而大失者也。昔公仪休性嗜鱼,而不受人鱼,其鱼长存。且为主贪,必丧其国;为臣贪,必亡其身。《诗》云:‘大风有隧,贪人败类。’固非谬言也。昔秦惠王欲伐蜀,不知其径,乃刻五石牛,置金其后,蜀人见之,以为牛能便金。蜀王使五丁力士拖牛入蜀,道成。秦师随而伐之,蜀国遂亡。汉大司农田延年赃贿三千万,事觉自死。如此之流,何可胜记!朕今以蜀王为元龟,卿等亦须以延年为覆辙也。”
    (选自《贞观政要•贪鄙》)【注释】①禄秩:俸禄。②规:贪求。③公仪休:春秋时期鲁相。④大风有隧,贪人败类:大风刮得猛,贪人败坏族类。是说一人贪会贻害很多人。⑤大司农:官名。汉武帝时设置大司农,掌钱谷之事。⑥元龟:本指大龟。这里引申为“可作借鉴的例子”。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臣之妻臣:偏爱
    B.臣之客有求于臣:想要
    C.以美于徐公:都
    D.今齐地千里:地方
    (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②昔公仪休性嗜鱼,而不受人鱼,其鱼长存。
    (3)从【甲】文中你得到了什么启发?
    (4)【甲】【乙】两文分别运用了设喻和举例的说理方式,请结合原文进行简析。

    发布:2024/12/27 1:0:4组卷:19引用:2难度:0.4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