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课题组从植物香料中分离出一种罕见的醇(醇A),其结构简式如图。

(1)根据课内所学知识,该醇可发生的反应包括:ABAB(填字母序号)
A.与金属Na反应
B.与CuO反应
C.与浓盐酸反应
D.消去反应
Ⅰ.该课题组设计了以醇A为原料制备某物质的合成路线。合成反应的第一步。拟使醇A与浓氢溴酸(质量分数47.6%)在90℃下充分反应,制备中间产物B.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夹持及加热仪器略去)。

已知:①HBr溶液受热时,HBr能否蒸发受到体系汇总含水量的影响。具体情况如表。
m ( HB r ) m ( HB r ) + m ( H 2 O ) |
<47.6% | 47.6% | >47.6% |
先蒸发的物质 | 水先蒸发,直至比值升至47.6% | HBr与水按该比例一起蒸发、液化沸点124.3℃ | HBr先蒸发,直至比值降至47.6% |
(2)温度计1拟用于监控反应温度,温度计2拟用于监控实验中离开烧瓶的物质的沸点。两个温度计中,水银球位置错误的是
温度计1
温度计1
(填“温度计1”或“温度计2”)其水银球应插到液面以下
插到液面以下
;(3)实验时,冷凝水应从冷凝管的
b
b
(填“a口”或“b口”)流入。Ⅱ.将温度计位置调节好后,课题组成员依次进行如下操作:
①检验气密性,装入沸石;
②加入18.6g醇A(0.1mol)、17.0g47.6%氢溴酸(含8.1gHBr、0.1mol);
③开始加热,逐渐升温至反应温度。
(4)反应开始后,当温度计2的示数上升至39℃时,冷凝管末端持续有液体流出。反应结束时,共收集到无色液体7.0g。经检测,该液体为纯净物,标记为产物C.取0.7gC在氧气中充分燃烧,共收集到2.2gCO2、**0.9gH2O.另取少量C进行质谱试验,结果如图所示。

根据上述实验结果,C的分子式为
C5H10
C5H10
;(5)取少量产物C进行核磁共振氢谱试验,共有三个信号峰。三个信号峰的面积之比为3:6:1.综合上述实验结果,C的结构简式为
CH3CH=C(CH3)2
CH3CH=C(CH3)2
;(6)反应结束后,圆底烧瓶内液体分为两层。可用
分液
分液
方法(填实验操作名称)将两液体分离;(7)后续检验证实,两液体均较纯净,其中所含杂质均可忽略。上层液体质量为10.7g。取下层液体进行核磁共振氢谱实验,共有两个信号峰。峰的面积之比为3:2.综合以上信息,本实验的实际总反应方程式为

90
℃

90
℃
【答案】AB;温度计1;插到液面以下;b;C5H10;CH3CH=C(CH3)2;分液;
+HBrCH3CH=C(CH3)2+(CH3)3CCBr(CH3)2+H2O

90
℃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6/27 10:35:59组卷:41引用:1难度:0.5
相似题
-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①煤的气化和蛋白质的盐析是物理变化,石油的裂化和蛋白质的变性是化学变化
②淀粉、纤维素、蛋白质、油脂都是高分子都能发生水解反应
③用氢氧化钠溶液可以鉴别植物油和汽油
④一定条件下,用新制的Cu(OH)2 悬浊液可区分葡萄糖和蔗糖
⑤用平行光照射蛋白质溶液和葡萄糖溶液,在垂直光线的方向可看到一条光亮的通路
⑥油脂在酸性条件下的水解反应叫做皂化反应
⑦淀粉水解后的溶液,经氢氧化钠溶液中和后分两份,一份加新制氢氧化铜浊液,加热,出现砖红色沉淀;另一份加少量碘水,不变蓝;不能说明淀粉水解完全
⑧蔗糖、麦芽糖均属于二糖互为同分异构体,淀粉、纤维素均属于多糖,二者的分子式均为(C6H10O5)n不互为同分异构体.发布:2025/1/15 8:0:2组卷:21引用:1难度:0.7 -
2.近期“问题奶粉”事件备受关注.为提高蛋白质含量检测所测出的含氮量,部分品牌奶粉中添加了对人体有害的三聚氰胺.三聚氰胺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发布:2025/1/23 8:0:2组卷:1引用:1难度:0.9 -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发布:2025/1/9 8:0:2组卷:8引用:1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