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地协调】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南极地区的雪生藻类依靠融雪而生长,如果雪融化得快,雪生藻类就会大量生长,出现“绿雪”、“红雪”现象。研究表明,南极部分地区的“绿雪”、“红雪”面积近年来不断扩大。
材料二:中国力争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努力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碳达峰”是指在某一个时点,二氧化碳的排放不再增长达到峰值,之后逐步回落。“碳中和”是指通过节能减排、能源替代、产业调整等方式,让排出的二氧化碳被回收,实现正负相抵,最终达到“零排放”。
材料三:南极地区相关资料图。
(1)图中a、b正确代表地球自转方向的是 bb;罗斯海新站位于长城站的 西南西南方向。作为低碳环保的现代南极科考站,罗斯海新站能够全年利用的清洁能源是 风能风能(太阳能/风能)。
(2)中国在南极地区前后建立了五个科学考察站,这些考察站的建站时间大多选择在 2月2月(2月/8月);此时南极洲大部分地区出现 极昼极昼(极昼/极夜)现象。
(3)图中的动物是 企鹅企鹅,为适应 酷寒酷寒的气候特征,它们都有厚厚的皮毛和脂肪。
(4)试分析南极部分地区出现“绿雪”、“红雪”的原因。
(5)为了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作为中学生,我们该怎么做?(任答一点)
【答案】b;西南;风能;2月;极昼;企鹅;酷寒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6/27 10:35:59组卷:43引用:1难度: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