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电粒子的比荷qm是一个重要的物理量。某中学物理兴趣小组设计了一个实验,探究电场和磁场对电子运动轨迹的影响,以求得电子的比荷,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其中两正对极板M1、M2之间的距离为d,极板长度为L。他们的主要实验步骤如下:
A.首先在两极板M1、M2之间不加任何电场、磁场,开启阴极射线管电源,发射的电子束从两极板中央通过,在荧光屏的正中心处观察到一个亮点。
B.在M1、M2两极板间加合适的电场:极板的极性如图所示,并逐步调节增大两板间电压,使荧光屏上的亮点逐渐向荧光屏下方偏移,直到荧光屏上恰好看不见亮点为止,记下此时外加电压为U。请问本步骤的目的是什么?
C.保持步骤B中的电压U不变,在M1、M2之间的区域加一个大小、方向合适的磁场,使荧光屏正中心处重现亮点。试问外加磁场的方向如何?
q
m
【考点】阴极射线与阴极射线管的应用.
【答案】B步骤的目的是使粒子在电场中的偏转距离成为已知量,就可以表示出比荷;磁场的方向垂直纸面向外。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4/20 14:35:0组卷:44引用:1难度:0.4
相似题
-
1.张强同学利用感应圈、学生电源、阴极射线管、蹄形永久磁铁等器材来探究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规律.
(1)首先将阴极射线管与感应圈相连,加上电压,阴极发出高速电子束.从荧光屏上可以观察到电子运动的轨迹.不加磁场时,电子束沿前进.
(2)如果将蹄形磁铁移近阴极射线管,将观察到电子束在磁场中发生,此实验现象说明了磁场对运动电荷存在力的作用.
(3)当改变磁场方向时,将观察到电子束的偏转方向将随之改变,此实验现象说明了.发布:2024/11/17 8:0:1组卷:21引用:1难度:0.5 -
2.张强同学利用感应圈、学生电源、阴极射线管、蹄形磁铁等器材来探究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规律.
(1)首先将阴极射线管与感应圈相连,加上电压,阴极发出高速电子束.从荧光屏上可以观察到电子束运动的轨迹.不加磁场时,电子束沿
(2)如果将蹄形磁铁移近阴极射线管,将观察到电子束在磁场中发生
(3)当改变磁场方向时,将观察到电子束的偏转方向将发布:2024/11/17 8:0:1组卷:20引用:1难度:0.5 -
3.1897年,物理学家J.J.汤姆孙根据阴极射线在电场和磁场的偏转情况断定,它的本质是带负电的粒子流并测出了这种粒子的比荷,一种测定电子比荷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真空玻璃管内,阴极K发出的电子经阳极A与阴极K之间的高压加速后,形成细细的一束电子流,沿图示方向进入两极CD间的区域。若两极板CD间无电压,电子将打在荧光屏上的O点;若在两极板间施加电压U,则离开极板区域的电子将打在荧光屏上的P点;若再在极板间施加一个方向垂直于纸面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则电子在荧光屏上产生的光点又回到O。已知极板的长度l=5.00cm,CD间的距离d=1.50cm,极板区的中心点M到荧光屏中点O的距离为L=12.50cm,U=200V,B=6.3×10-4T,P点到O点的距离y=3.0cm。试求:
(1)极板间磁场方向;
(2)电子经阳极A与阴极K之间的高压加速后的速度;(保留3位有效数字)
(3)电子的比荷。(保留两位有效数字)发布:2024/10/13 15:0:1组卷:51引用:3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