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湿地是由人工建造和控制运行的与沼泽地类似的地面,将污水、污泥有控制的投配到经人工建造的湿地上,污水与污泥在沿一定方向流动的过程中,主要利用土壤、人工介质、植物、微生物的物理、化学、生物三重协同作用,对污水、污泥进行处理的一种技术。如图甲是某人工湿地公园污水处理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不同区域选择种植不同类型的植物,在净化水体的同时又能美化环境,这体现了生态工程建设的 整体性(和协调与平衡)整体性(和协调与平衡)原理。A区域中以挺水植物芦苇为主,B、C区域以沉水植物伊乐藻、苦草为主,体现了群落的 水平水平结构。
(2)人工湿地中植物的根系不能吸收 有机物有机物,但可以为 微生物(或分解者)微生物(或分解者)吸附和代谢提供良好的环境条件,利于水质净化。但人们对污水排放量要加以控制,原因是 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其调节方式为 (负)反馈调节(负)反馈调节调节。
(3)图乙表示该人工湿地公园草鱼的种群数量增长速率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如果在t2时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草鱼的种群密度,第一次捕获60条全部标志释放,一段时间后进行了第二次捕捉,其中没有标志的30条、标志的20条,估算草鱼种群在t1时是 750750条。
(4)为提高生物多样性的 直接直接价值,某地进一步建立了一个集种植、养殖和休闲为一体的新型人工生态系统。科研小组对该新型人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进行定量分析,得出相关数据,如下表所示(部分数据未给出,能量单位为J/cm2•a,肉食性动物作为只占据一个营养级研究)。
生物类型 | X | 传递给分解者的能量 | 未利用的能量 | 传给下一营养级的能量 | 外来有机物输入的能量 |
生产者 | 44.0 | 5.0 | 95.0 | 20.0 | 0 |
植食性动物 | 2.5 | 1.5 | 11.0 | Y | 5.0 |
肉食性动物 | 0.7 | 6.3 | 0.5 | 6.5 | 11.0 |
180
180
J/cm2•a,X是指 呼吸作用散失
呼吸作用散失
的能量,数据Y为 3
3
J/cm2•a。【答案】整体性(和协调与平衡);水平;有机物;微生物(或分解者);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负)反馈调节;750;直接;180;呼吸作用散失;3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4/20 14:35:0组卷:23引用:3难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