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各题。
      周进一进了号,见两块号板摆得整整齐齐,不觉眼睛里一阵酸酸的,长叹一声,一头撞在号板上,直僵僵的不省人事。
      行主人取了水来,三四个客人一齐扶着,灌了下去,喉咙里咯咯的响了一声,吐出一口稠涎来。众人道:“好了。”扶着立了起来。周进看着号板,又是一头撞将去。这回不死了,放声大哭起来。众人劝着不住。金有余道:“你看,这不是疯了么?好好到贡院来耍,你家又不死了人,为什么这‘号淘痛’,也是的?”周进也不听见,只管伏着号板,哭个不住。一号哭过,又哭到二号、三号,满地打滚,哭了又哭,哭的众人心里都凄惨起来。金有余见不是事,同行主人一左一右,架着他的膀子。他那里肯起来,哭了一阵,又是一阵,直哭到口里吐出鲜血来。
      次日,四位客人果然备了二百两银子,交与金有余。一切多的使费,都是金有余包办。周进又谢了众人和金有余。行主人替周进备一席酒,请了众位。金有余将着银子,上了藩库,讨出库收来。正值宗师来省录遗,周进就录了个贡监首卷。到了八月初八日进头场,见了自己哭的所在,不觉喜山望外。自古道:“人逢喜事精神爽”,那七篇文字,做的花团锦簇一般。出了场,仍旧住在行里。金有余同那几个客人,还不曾买完了货。直到发榜那日,巍然中了。众人各各欢喜,一齐回到汶上县。拜县父母、学师,典史拿晚生帖子上门来贺。汶上县的人,不是亲的也来认亲,不相与的也来认相与。
      到京会试,又中了进士,殿在三甲,授了部属。荏苒三年,升了御史,钦点广东学道。
      到广州上了任。次日,行香挂牌。先考了两场生员。第三场是南海、番禺两县童生。那时天色尚早,并无童生交卷。周学道将范进卷子用心用意看了一遍,心里不喜道:“这样的文字,都说的是些甚什么话!怪不得不进学。”丢过一边不看了。又坐了一会,还不见一个人来交卷,心里又想道:“何不把范进的卷子再看一遍?倘有一线之明,也可怜他苦志。”从头至尾又看了一遍,觉得有些意思。正要再看看,却有一个童生来交卷。
      周学道又取过范进卷子来看。看罢,不觉叹息道:“这样文字,连我看一两遍也不能解,直到三遍之后,才晓得是天地间之至文!真乃一字一珠!可见世上胡涂试官不知屈煞了多少英才!”忙取笔细细圈点,卷面上加了三圈,即填了第一名。又把魏好古的卷子取过来,填了第二十名。将各卷汇齐,带了进去。发出案来,范进是第一。
      ……
      范进不看便罢,看过一遍,又念一遍,自己把两手拍了一下,笑了一声,道:“噫!好了!我中了!”说着,往后一交跌倒,牙关咬紧,不省人事。老太太慌了,慌将几口开水灌了过来。他爬将起来,又拍着手大笑道:“噫!好!我中了!”笑着,不由分说,就往门外飞跑,把报录人和邻居都吓了一跳。走出大门不多路,一脚踹在塘里,挣起来,头发都跌散了,两手黄泥,淋淋漓漓一身的水,众人拉他不住。拍着笑着,一直走到集上去了。众人大眼望小眼,一齐道:“原来新贵人欢喜疯了。”
      众人问:“如何主意?”那人道:“范老爷平日可有最怕的人?他只因欢喜得狠了,痰涌上来,迷了心窍。如今只消他怕的这个人来打他一个嘴巴,说:‘这报录的话都是哄你,你并不曾中。’他吃这一吓,把痰吐了出来,就明白了。”
(选自《儒林外史》第二回、第三回,有删改)(1)下列对人物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C
C

A.周进:热衷科举、醉心功名、迂腐可笑,是一个典型的封建腐儒。
B.选文画线句,活脱脱地写出了范进闻讯后的喜极失态。
C.金有余、胡屠户两人态度的变化,表现了前倨后恭、趋炎附势的性格特点。
D.作者将两人都命名为“进”带有反讽意味,既反映了他们一生的追求,也挖苦了他们的进学之路。
(2)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B
B

A.周进在贡院撞号板这一情节,采用夸张的手段,将老童生内心酸苦绝望与希望倾泻无遗。
B.周进点取范进,因两人经历相同,且范进确有真才实学。
C.从周进的哭、范进的笑,可以看出作者笔锋所指不是某个人,而是封建科举制度和封建礼数。
D.《儒林外史》这部小说“秉持公心,指摘时弊”(鲁迅),科举制成为作者揭露和讽刺的主要对象,作者清楚地表明了自己否定功名富贵的基本立场。
(3)《儒林外史》中,“痰迷心窍”这种类似的情节反复出现,请仿照示例,列举两个相关情节。
示例:周进因感伤身世,撞号板后吐涎液。
(4)周进大院关于“闹”的经典情节,下面选取了古典小说中有关“闹”的情节,请结合自己的阅读体验,完成表格。
古典小说 “闹”的情节 “闹”的原因 人物形象
《西游记》
大闹天宫
大闹天宫
孙悟空嫌弼马温官小,又怒王母娘娘未请他参加蟠桃会。 桀骜不驯
敢于反抗
《水浒传》 鲁智深大闹野猪林 林冲被公差押解至野猪林时,公差要杀害林冲。
嫉恶如仇
嫉恶如仇

重情重义
重情重义
《儒林外史》 乡绅发病闹船家
严贡生
严贡生
(人名)在回乡途中,船到岸上后,船家水手讨喜钱,他不想给赏钱。
欺压百姓
横暴贪婪

【答案】C;B;大闹天宫;嫉恶如仇;重情重义;严贡生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5/27 14:0:0组卷:20引用:2难度:0.5
相似题
  • 1.鲁迅先生评价《儒林外史》“婉而多讽”,达到我国古典小说讽刺艺术的高峰。请从小贴士中选择一项,结合作品具体内,赏析《儒林外史》的讽刺艺术:
    【小贴士】
          作家常用的讽刺手法有以下几项:A.运用细节刻画进行讽刺。B.运用夸张进行讽刺。C.设置矛盾冲突进行讽刺。

    发布:2024/12/27 2:30:1组卷:11引用:2难度:0.6
  • 2.下列对相关名著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发布:2024/12/27 3:30:2组卷:51引用:4难度:0.8
  • 3.名著阅读。
          以下是一位同学所做的一本名著的读书摘录,请阅读后完成下面的读书任务卡。
          摘抄一:像A做这样慷慨仁义的事,我心里喜欢,只是也要看来说话的是个什么样人。像A这样做法,都是被人骗了去,没人报答A的。虽说施恩不望报,却也不可这般贤否不明。A相与这臧三爷、张俊民,都是没良心的人。近来又添一个鲍廷玺,他做戏的,有什么好人,A也要照顾他?若管家王胡子,就更坏了!
          摘抄二:又过了几日,娘子因初到南京,要到外面去看看景致。A道:“这个使得。”当下叫了几乘轿子,约姚奶奶做陪客,两三个家人婆娘都坐了轿子跟着……这日A大醉了,竟携着娘子的手,出了园门,一手拿着金杯,大笑着,在清凉山冈子上走了一里多路。背后三四个妇女嘻嘻笑笑跟着,两边看的人目眩神摇,不敢仰视。
          读书任务卡
    (1)两则摘抄出自
     
    (作者名)的作品《
     

    (2)摘抄一中的A指的是
     

    (3)作者认为A是“真儒”,是因为
     

    (4)《中国文学史》中把A这个角色评价为“寓有作者自己的影子”,也是作者心中的理想化形象。结合具体情节,说说A有哪些“理想”的性格特征?

    发布:2024/12/27 12:30:5组卷:18引用:1难度:0.2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