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趣小组探究金属的性质,做了如下实验。
【实验一:探究铝、铁、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
实验步骤 | 现象 |
①在试管中取少量盐酸,插入铁丝,充分作用 | |
②在①所得的溶液中,插入银丝,充分作用 |
|
③在②所得的溶液中插入铝丝,充分作用 |
(1)小华同学认为方案中补充一个实验,就可得出Al>Fe>H>Ag的结论。补充的实验是
在试管中加入少量稀盐酸,插入银丝
在试管中加入少量稀盐酸,插入银丝
。(2)小强同学认为要得到Al>Fe>H>Ag的结论,不必做补充实验,只需调整实验步骤即可,你认为调整插入金属的顺序是
银丝、铁丝、铝丝
银丝、铁丝、铝丝
。【实验二:探究铁生锈的条件】

(3)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打开弹簧夹,
向右管中加水,若右管液面高于左管液面(或上下移动右管,若两管液面始终不相平)
向右管中加水,若右管液面高于左管液面(或上下移动右管,若两管液面始终不相平)
(填操作和现象),则装置气密性良好。(4)实验I中铁丝生锈,铁丝和反应时间足够,当打开止水夹时,还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右管中的水进入左管,且左管液面上升至刻度“1”左右
右管中的水进入左管,且左管液面上升至刻度“1”左右
。(5)对比实验
Ⅰ、Ⅱ
Ⅰ、Ⅱ
(填序号),可以得出铁生锈需要水。【拓展与延伸1】小明发现,海边铁制渔船上的锈迹比江边铁制渔船的多,海水会加快铁的生锈吗?为此,他设计以下实验,测得密闭容器内温度和压强的变化:
实验 | 实验药品 |
实验 | 长5cm、直径1mm铁丝,15mL蒸馏水 |
实验 | 长5cm、直径1mm铁丝,15mL海水 |

(6)根据图1,说明铁生锈会
放出
放出
(填“吸收”或“放出”)热量;根据图1、图2,可以得出结论是 海水会加快铁的生锈
海水会加快铁的生锈
。【拓展延伸2】无焰食品加热器(含有镁粉、铁粉和氯化钠等)用于野外加热食物。向有100mL水的隔热容器中分别加入下列各组物质,连续搅拌,50s记录一次温度,采集数据。
组别 | 物质 |
Ⅰ | 2.4g的整根镁条、2.8g铁粉、5.85gNaCl粉末 |
Ⅱ | 2.4g镁条剪成100份、2.8g铁粉、5.85gNaCl粉末 |
Ⅲ | 2.4g镁粉、2.8g铁粉、5.85gNaCl粉末 |

(7)这个实验的目的是
探究镁的形状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探究镁的形状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8)根据图3,不能用无焰食品加热器的化学成分制作暖宝宝,理由是
产生的温度过高,不安全
产生的温度过高,不安全
;【拓展延伸3】
(9)铜能与空气中氧气、水、二氧化碳反应而锈蚀,生成铜绿(主要成分为Cu2(OH)2CO3)能否用铜粉与实验Ⅰ的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你的判断和理由是
不能,因为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0.03%)与氧气含量(21%)相差太大,铜不能将装置中的氧气耗尽
不能,因为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0.03%)与氧气含量(21%)相差太大,铜不能将装置中的氧气耗尽
。【答案】在试管中加入少量稀盐酸,插入银丝;银丝、铁丝、铝丝;向右管中加水,若右管液面高于左管液面(或上下移动右管,若两管液面始终不相平);右管中的水进入左管,且左管液面上升至刻度“1”左右;Ⅰ、Ⅱ;放出;海水会加快铁的生锈;探究镁的形状对反应速率的影响;产生的温度过高,不安全;不能,因为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0.03%)与氧气含量(21%)相差太大,铜不能将装置中的氧气耗尽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6/27 10:35:59组卷:64引用:2难度:0.5
相似题
-
1.化学小组对钢铁的锈蚀进行实验研究。
Ⅰ.探究钢铁锈蚀的基本条件
(1)一段时间后,C、D、E中铁钉生锈,A、B中铁钉无明显锈蚀。由A、B、C的现象可知,铁的锈蚀是铁跟
(2)使用自来水重新进行如图实验,一段时间后发现试管B中铁钉生锈了,其可能的原因是
Ⅱ.探究食盐水浓度对钢铁腐蚀速率的影响
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每组实验加入铁炭总质量为24g,食盐水体积为7.5mL,恰好能将固体润湿。测得的数据见下表:(提供资料:示数差3cm是指U型管左侧液面上升3cm。)序号 铁炭质量比 食盐水浓度/% 示数差3cm所用时间/s 10分钟时温度升高值/℃ 实验① 2:1 26 90 7.8 实验② 4:1 26 170 4.2 实验③ 6:1 26 190 3.3 实验④ 2:1 13 140 6 实验⑤ 2:1 6.5 140 6
(4)查阅资料得知,食盐水中的氯离子能破坏钢筋表面的钝化膜,并促使铁发生一系列反应得到氢氧化铁,它在空气中风化失水后变成氧化铁。钢筋锈蚀过程中生成氧化铁的反应方程式是
Ⅲ.探究水样的pH及溶解氧浓度对钢铁腐蚀速率的影响
步骤1:按如图连接好装置,检查装置气密性。
步骤2:向三颈烧瓶中放入3.5g生铁粉末,向分液漏斗内加入10mL不同浓度的稀盐酸。
步骤3:将稀盐酸全部注入三颈烧瓶内,关闭分液漏斗活塞,一段时间后,至恢复到室温时,采集的数据见下表:序号 盐酸pH P反应前 P反应后 DO反应前 DO反应后 开始降低所需时间/s 实验① 2.0 90.8 91.8 5.2 4.3 131 实验② 3.0 90.8 91.5 5.0 3.7 68 实验③ 4.0 90.8 90.3 4.9 3.4 24 实验④ 5.0 90.8 90.5 4.9 3.7 98 实验⑤ 6.0 90.8 90.6 4.4 3.7 175
(6)实验①和实验②反应后压强变大。进行实验③时,观察到溶液中有气泡冒出,反应后体系内压强却变小了,变小的原因是
(7)分析表中数据,在该实验条件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当pH=2时,铁粉与氧气的锈蚀速率最快
b.稀盐酸中的溶解氧含量与盐酸的pH有关
c.铁粉和盐酸,氧气在刚接触时不是同时发生反应发布:2024/12/24 10:30:2组卷:218引用:4难度:0.5 -
2.在进行“二氧化碳制取和性质实验”时,小明发现放置小蜡烛的铜架上出现了绿色物质,且绿色物质只出现在下部(伸到烧杯下面的部分),上部和在烧杯外的部分没有出现,小明思考,铜也会生锈吗?为什么只出现在下部呢?铜生锈的条件是什么?
【查阅资料】铜在一定条件下会锈蚀生成一种绿色的物质(铜绿),其主要成分是碱式碳酸铜,化学式时候Cu2(OH)2CO3,受热易分解.
【猜想与假设】依据铜绿的化学式,小明猜想铜生锈的条件可能是,铜与氧气、
【设计实验】将四块铜片分别按如图放置半个月,观察现象如下,A中铜片生锈且水面附近锈蚀最严重,B、C、D中铜片不生锈,D装置中氢氧化钠溶液的作用是
【得出结论】根据A和D中的实验现象可知铜生锈需要
【反思与应用】利用所得结论填空,依据本实验结合“二氧化碳浇灭蜡烛”的实验操作推测铜架下部容易生锈的原因是
【实验拓展】有资料显示,氧化铜也能加快过氧化氢溶液的分解速率.
(1)给你一支已经产生铜绿的铜架,5%过氧化氢溶液,请你设计实验证明(仪器自选).
(2)请你试着写出铜生成铜绿的化学方程式发布:2024/11/10 8:0:1组卷:53引用:1难度:0.3 -
3.化学小组对钢铁的锈蚀进行实验研究。
Ⅰ.探究钢铁锈蚀的基本条件
(1)一段时间后,C、D、E中铁钉生锈,A、B中铁钉无明显锈蚀。由A、B、C的现象可知,铁的锈蚀是铁跟
(2)使用自来水重新进行如图实验,一段时间后发现试管B中铁钉生锈了,其可能的原因是
Ⅱ.探究食盐水对钢铁腐蚀速率的影响
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锥形瓶中放生铁粉末,滴管中预先加入2mL不同浓度的食盐水,并用氧气传感器测定锥形瓶内的氧气浓度,数据如下表所示:实验组 生铁粉末质量 食盐水浓度 3min时瓶内氧气浓度 实验① 3.5g 4% 18.96% 实验② 3.5g 8% 18.56% 实验③ 3.5g 16% 18.28% 实验④ 3.5g 24% 17.99%
(4)查阅资料得知,食盐水中的氯离子能破坏钢筋表面的钝化膜(其原理如图所示),并促使铁发生一系列反应得到Fe(OH)3,Fe(OH)3在空气中风化失水后变成氧化铁。
①氯离子破坏钢筋表面的钝化膜的过程中,从阳极向阴极转移的微粒是
②钢筋锈蚀过程中得到氧化铁的反应方程式为
Ⅲ.探究水样的pH及溶解氧浓度对钢铁腐蚀速率的影响
步骤1:按如图连接好装置,检查装置气密性。
步骤2:向三颈烧瓶中放入3.5g生铁粉末,向分液漏斗内加入10mL不同浓度的稀盐酸。
步骤3:将盐酸全部注入三颈烧瓶内,关闭分液漏斗活塞,同时采集数据见下表:序号 盐酸pH 压强p/kPa 溶解氧/mg•L-1 p反应前 p反应后 DO反应前 DO反应后 开始降低所需时间/s 实验① 2.0 90.8 91.8 5.2 4.3 131 实验② 3.0 90.8 91.5 5.0 3.7 68 实验③ 4.0 90.8 90.3 4.9 3.4 24 实验④ 5.0 90.8 90.5 4.9 3.7 98 实验⑤ 6.0 90.8 90.6 4.4 3.7 175
(6)实验1和实验2反应后压强变大的主要原因是
(7)进行实验3时,观察到溶液中有气泡冒出,反应后体系内压强却变小了。其原因是
(8)分析表中数据,在该实验条件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当pH=2时,铁粉与氧气的锈蚀速率最快
B.稀盐酸中的溶解氧含量与盐酸的pH有关
C.铁粉和盐酸,氧气的反应可以同时发生发布:2024/12/25 12:0:1组卷:258引用:3难度:0.7
相关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