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在进化过程中对生物胁迫(如病原微生物侵染和动物取食等)形成了多种防御机制。
(1)生物胁迫会诱导水杨酸合成。水杨酸是植物防御生物胁迫的一种核心激素,通过与其特异性受体特异性受体结合传递信息,从而增强植物对生物胁迫的抗性。但是,水杨酸作用途径的激活通常造成资源更多地分配给防御而抑制抑制植物体的生长发育,因此水杨酸不宜直接用于植物病虫害的生物防治。
(2)为开发适宜的生物防治手段,研究者以拟南芥为材料,利用植物被昆虫取食后释放的一种气体成分--罗勒烯进行了相关研究。用罗勒烯分别处理野生型植株和水杨酸受体缺失突变体后,进行病菌接种实验,一段时间后检测植株中病菌数量,结果如图1所示。

①图1显示,突变体对病菌的抗性低于低于野生型植株。请结合(1)信息分析其中的原因。
②实验结果还表明,罗勒烯能够增强植株对病菌的抗性,且该作用不必须依赖于水杨酸。依据是野生型+罗勒烯+病菌组的病菌数量少于野生型+病菌组,且突变体+罗勒烯+病菌组的病菌数量少于突变体+病菌组野生型+罗勒烯+病菌组的病菌数量少于野生型+病菌组,且突变体+罗勒烯+病菌组的病菌数量少于突变体+病菌组。
(3)RP1是一种由RP1基因编码的蛋白质,在植物对生物胁迫的防御中起着重要作用。为探究罗勒烯的作用机制,研究者检测了相应植株中RP1基因的表达量,结果如2所示。

结合(2)分析图2结果,下列推测合理的是ACAC。
A.RP1蛋白参与植物对病菌的防御应答,其含量的提高能够增强植物的抗病能力
B.罗勒烯处理能够立刻引发植物产生全面的防御反应,从而增强植物对生物胁迫的防御应答
C.罗勒烯处理能够启动植物对抗病菌的戒备状态,从而增强植物在受到生物胁迫之后的防御应答
(4)用罗勒烯反复处理处于不同生长发育时期的野生型植株,并测定其叶片直径、总生物量、开花时间和种子产量。结果显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项指标没有显著差异。综上所述,罗勒烯适宜直接用于大棚中植物病虫害的防治,理由是在植物遭受生物胁迫之前使用罗勒烯处理,既能增强植物在遭受生物胁迫之后的防御应答反应,又不影响植物在遭受生物胁迫之前的正常生长发育在植物遭受生物胁迫之前使用罗勒烯处理,既能增强植物在遭受生物胁迫之后的防御应答反应,又不影响植物在遭受生物胁迫之前的正常生长发育。
【考点】植物激素间的相互作用.
【答案】特异性受体;抑制;低于;野生型+罗勒烯+病菌组的病菌数量少于野生型+病菌组,且突变体+罗勒烯+病菌组的病菌数量少于突变体+病菌组;AC;在植物遭受生物胁迫之前使用罗勒烯处理,既能增强植物在遭受生物胁迫之后的防御应答反应,又不影响植物在遭受生物胁迫之前的正常生长发育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4/20 14:35:0组卷:44引用:2难度:0.7
相关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