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兴趣小组对“饮水机放出的冷水和热水中的细菌、真菌数量随时间变化的情况”进行了探究,实验步骤如下:
①配制培养基并进行高温灭菌,冷却后待用。
②采集饮水机中的冷水和热水(需要冷却后使用),均匀涂抹在培养基上并密封。
③置于适宜环境中培养一个星期,统计各培养基上的菌落数,计算三组培养皿中的平均值并制作每毫升水中的细菌数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如图)。
(1)实验步骤 ②②(填序号)相当于培养细菌、真菌的一般方法中的“接种”。
(2)在采集样品环节,实验小组将10桶不同品牌的饮用水,分别装在灭菌后的10台同型号饮水机上,每天同一时间用瓶子采集饮水机放出的冷水和热水。该实验小组提出了以下三种采集方案:
A.只采集一台饮水机的冷水和热水
B.分别采集十台饮水机的冷水和热水,采集前瓶子要灭菌
C.分别采集十台饮水机的冷水和热水,采集前、后瓶子都要灭菌
你认为设计最合理的是 BB(填字母),理由是 其一是为了避免偶然性,使实验结论更可靠,其二是采集后的样品不需要灭菌,灭菌会将样品中的细菌杀死,观察不到实验现象其一是为了避免偶然性,使实验结论更可靠,其二是采集后的样品不需要灭菌,灭菌会将样品中的细菌杀死,观察不到实验现象。
(3)根据以上实验结果,可以得出的结论是:5天内冷水和热水中的细菌数量变化不大,5天后冷水中的细菌数量显著增加5天内冷水和热水中的细菌数量变化不大,5天后冷水中的细菌数量显著增加。
(4)卫生部门规定,饮用水的卫生标准为每毫升水中的细菌和真菌总数≤50个。根据以上实验结果,请你对饮用桶装水的消费者提出一条合理化建议:饮用水应该在开封5天内饮用完(或加热后饮用)饮用水应该在开封5天内饮用完(或加热后饮用)。
【考点】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
【答案】②;B;其一是为了避免偶然性,使实验结论更可靠,其二是采集后的样品不需要灭菌,灭菌会将样品中的细菌杀死,观察不到实验现象;5天内冷水和热水中的细菌数量变化不大,5天后冷水中的细菌数量显著增加;饮用水应该在开封5天内饮用完(或加热后饮用)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6/27 10:35:59组卷:0引用:1难度:0.5
相似题
-
1.如图所示,保存不当的面包很容易发霉。霉菌的生活受哪些环境因素的影响呢?某兴趣小组进行了探究,实验操作及结果如下表。
组别 实验处理 实验操作 恒温培养(1周) 实验结果 甲 将质量、大小、形状相同的四块面包片分别放入四个大小相同的玻璃瓶中,经过高温处理后待用。 加入少量清水,将瓶口塞紧 25℃ 发霉 乙 加入少量清水,将瓶口塞紧 5℃ 不发霉 丙 不加清水,将瓶口塞紧 25℃ 不发微 丁 不加清水,将瓶口塞紧 5℃ 不发得
(2)甲与乙两组实验探究的问题是
(3)对比
(4)上述探究实验对我们保存食品的启示是发布:2025/1/16 8:0:1组卷:4引用:0难度:0.5 -
2.张宁同学有天观察到一块腐烂的肉上有一些蛆(苍蝇幼虫),他产生了疑问“蛆是从哪儿来的呢?”于是,他打算做如下探究.请你和他一起做:(实验材料:①两个相同的玻璃碗 ②两块大小相同的新鲜猪肉 ③纱布)
(1)提出问题:腐烂猪肉上的蛆是从哪儿来的?
(2)作出假设:
(3)制订计划:将两块大小相同的猪肉分别放在两个大小相同的A、B玻璃碗中,A 碗的碗口覆盖有纱布,B碗碗口要
(4)实施计划:(略)
(5)分析结果,得出结论:
(6)以上实验设置的变量是发布:2025/1/17 8:0:2组卷:8引用:2难度:0.3 -
3.张宁同学有天观察到一块腐烂的肉上有一些蛆(苍蝇幼虫),他产生了疑问“蛆是从哪儿来的呢?”请你根据以下材料设计一个探究实验,帮助张宁同学解开这个疑团.(实验材料:①两个相同的玻璃碗 ②两块大小相同的新鲜猪肉③纱布)
(1)提出问题:腐烂肉上的蛆是从哪儿来的
(2)作出假设:
(3)制定实验计划:将两块大小相同的猪肉分别放在两个同样大小的A、B玻璃碗中,A碗碗口
(4)实施计划
(5)得出结论:发布:2025/1/17 8:0:2组卷:7引用:1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