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以独具中国文化的“二十四节气”倒计时,一诗一画,尽显中国气韵。借此机会,初三年级打造年级“二十四节气文化墙”,文化墙开篇介绍了二十四节气的来源,请根据材料完成任务。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农耕文明的产物。早期中国的主要农业区在黄河流域,那里处于中纬度,四季分明,人们可以观察到不同时期的气候变化与物候特征,周而复始。二十四节气被分为七十二候,根据黄河流域的动物、植物以及其他自然现象随季节变化的周期性征候编写而成。它以五天为一候,规定三候为一节(气),一年共有72候。72候的“候”应包括非生物和生物两大类,前者如“水始涸”“东风解冻”“虹始见”“地始冻”等;后者有动物和植物,如“鸿雁来”“虎始交”“萍始生”“苦菜秀”“桃始华”等。
(1)文化墙的标题要从以下三幅字中选择一幅,要求能够体现二十四节气的特点。请你做出选择并说明理由。

选择:甲甲
理由:因为二十四节气是根据气候、物候特征进行的灵动总结,与行书的飘逸连贯相近。因为二十四节气是根据气候、物候特征进行的灵动总结,与行书的飘逸连贯相近。
(2)一位同学查阅字典找到“候”的义项有:①等待②时节③事物在变化中的情状等。根据文段内容、字典释义和教材中《大自然的语言》课文内容,帮他解释“物候”的意思。
【答案】甲;因为二十四节气是根据气候、物候特征进行的灵动总结,与行书的飘逸连贯相近。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4/20 14:35:0组卷:20引用:3难度:0.8
相关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