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题目。
桃夭
《诗  经》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注]①归:出嫁。②蕡(fén):草木果实繁盛硕大的样子。③蓁蓁(zhēn):草木茂盛的样子。
请从比兴手法运用的角度赏析全诗。

【考点】思妇闺怨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5/27 14:0:0组卷:34引用:5难度:0.5
相似题
  • 1.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静女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注释:①姝:美好。②爱:隐蔽,躲藏。③贻:赠。④洵:实在:诚然。
    (1)下列对《静女》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此诗以第一人称“我”写男青年与恋人约会的情景,给人以真实感。
    B.诗歌第一章写青年之真诚,第二章写青年之欢喜,第三章写青年之痴情。
    C.诗歌把人、物、情巧妙地融合起来,表现了男女青年热烈的、纯朴的恋情。
    D.第三章用借代的手法,以初生荑草白而柔嫩的特点,突出爱情的真诚和纯美。
    (2)《静女》一诗中男女青年的形象各是怎样的?请结合具体诗句进行分析。

    发布:2024/12/10 19:0:2组卷:76引用:6难度:0.6
  • 2.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各题。
    减字木兰花
    秦观
    天涯旧恨,独自凄凉人不问。欲见回肠,断尽金炉小篆香。
    黛蛾长敛,任是春风吹不展。困倚危楼,过尽飞鸿字字愁。
    【注】①黛蛾:黛画的蛾眉,指美眉。
    (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秦观词上片前两句直抒怨情,后两句借物喻情,篆香形状回环如篆,恰如人的回肠百转。
    B.古人鸿雁传书,秦观词下片写独倚高楼的女子读着远人的书信,字字句句,触目成愁。
    C.“黛蛾长敛,任是春风吹不展”这长敛的黛蛾,却是任凭春风吹拂,也不能使它舒展,足见愁恨的深重。
    D.全词出语凝重,显出沉郁顿挫的风格,读来愁肠百结,抑扬分明,有强烈的起伏跌宕之感。
    (2)结合全词,简要分析这首词营造的意境。

    发布:2024/12/11 16:30:7组卷:38引用:8难度:0.6
  • 3.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临江仙•惠州改前韵
    苏轼
    九十日春都过了,贪忙何处追游。三分春色一分愁。雨翻榆荚阵,风转柳花球。
    我与使君皆白首,休夸少年风流。佳人斜倚合江楼,水光都眼净,山色总眉愁。
    【注】①临江仙:唐教坊曲,后用作词牌名,为双调小令。②使君:惠州知州詹范。③合江楼,作者被贬初居惠州时所居之所,在惠州东门,因东西二江汇合于此得名。④九十日春:农历正月至三月。
    (1)下列对本词的理解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词的上片“三分春色一分愁”化用了叶道卿《贺圣词》词“三分春色,二分愁闷,一分风雨”而言春暮人愁。
    B.下片“水光都眼净,山色总眉愁”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山水被赋予情感,使本词更富有感染力。
    C.“雨翻榆荚阵,风转柳花球”两句中,“翻”“转”用得巧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暮春时节,榆荚被雨打得零落,柳絮被风吹散的画面。
    D.本词写景和抒情相融合,整首词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语言含蓄直白兼具,婉转明情并蓄,是豪放派词人苏轼的婉约之作。
    (2)苏轼的这首《临江仙》极尽伤春之意。请结合全词,分析诗人是如何表现“三分春色一分愁”的?

    发布:2025/1/1 0:30:2组卷:124引用:6难度:0.5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