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细菌B可裂解DMSP(海水中的一种含硫有机物)产生生物毒性物质丙烯酸,用以抵御纤毛虫(一种单细胞动物)等捕食者。研究发现海洋细菌B的菌体表面存在一种可裂解DMSP的酶DL,研究人员将野生型B菌株和敲除DL基因的缺陷型b菌株进行荧光标记,然后分别与纤毛虫共同培养,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纤毛虫细胞内的食物泡形成情况,结果如图1、图2。

(1)从生态系统组成成分划分,纤毛虫属于 消费者消费者。据图1可知,纤毛虫的种群数量变化呈现 SS形增长。
(2)据图1中Ⅰ-Ⅳ组实验结果推测,有DMSP时,野生型B菌体存活率 高于高于缺陷型b菌株。在Ⅰ-IV组实验中,Ⅱ组纤毛虫种群的K值最小。综合分析上述信息,请将下列选项排序,以解释出现该现象的原因:野生型B菌株含有控制酶DL合成的基因→b→d→c→ab→d→c→a→上述现象(用序号和箭头填写)。图2中支持你所作解释的证据是 与野生型B菌株共培养时,有DMSP条件下纤毛虫体内带荧光标记的食物泡少于无DMSP;与缺陷型b菌株共培养时,无此差异与野生型B菌株共培养时,有DMSP条件下纤毛虫体内带荧光标记的食物泡少于无DMSP;与缺陷型b菌株共培养时,无此差异。
a.纤毛虫可获得的食物资源减少
b.野生型B菌株合成酶DL
c.丙烯酸抑制纤毛虫取食B菌株
d.酶DL裂解DMSP产生丙烯酸
(3)已知不含酶DL的海洋细菌A也是纤毛虫的食物,为继续探究细菌B抵御纤毛虫捕食的机制,科研人员将野生型细菌B、缺陷型细菌b分别与细菌A按一定比例混合,再与纤毛虫共同培养。一段时间后,统计培养液中不同细菌的数量,结果如图3。(设细菌B数量/细菌A数量为S1,设细菌b数量/细菌A数量为S2)据图推测。野生型细菌B在含有DMSP时,可以通过改变纤毛虫的 捕食偏好捕食偏好来降低被捕食几率。
(4)综上所述,从群落或生态系统中任选一个层次,阐明化学信息的调节作用:化学信息能够调节海洋细菌A和B的比例关系,进而影响海洋生物的种间关系/化学信息的动态调节,有利于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与稳定化学信息能够调节海洋细菌A和B的比例关系,进而影响海洋生物的种间关系/化学信息的动态调节,有利于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与稳定。
【答案】消费者;S;高于;b→d→c→a;与野生型B菌株共培养时,有DMSP条件下纤毛虫体内带荧光标记的食物泡少于无DMSP;与缺陷型b菌株共培养时,无此差异;捕食偏好;化学信息能够调节海洋细菌A和B的比例关系,进而影响海洋生物的种间关系/化学信息的动态调节,有利于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与稳定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4/20 14:35:0组卷:24引用:4难度:0.6
相关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