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最大的天然湿地——下渚湖,河水清澈,水草丰茂,白鹭点点,形成了独特的湿地景观。
(1)湿地中阳光、清风、芦苇、游鱼、白鹭等共同构成了一个 生态系统生态系统;其中植物种类多样,如水中有沉水植物、浮游植物、挺水植物等,堤岸边有杨、柳等,这反映了群落的 垂直结构和水平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这样的分布使群落种群的 生态位生态位重叠较少,有利于充分利用光照、水分、营养物质等资源。
(2)利用下渚湖湿地独特的物种组成和优美的自然环境,当地政府开发了生态休闲旅游路线,增加了当地农民的收入,提高了经济效益,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和间接价值。经济效益的提高又可以为湿地群落的维护提供资金支持,说明人类活动可以影响群落的 演替速度和方向演替速度和方向。
(3)在食物链“植物→食草鱼→白鹭”中,与食草鱼相比,白鹭的同化量和摄入量的比值明显较高,最可能的原因是 食草鱼摄入有机物含大量纤维素,不易消化吸收,大量能量随粪便排出食草鱼摄入有机物含大量纤维素,不易消化吸收,大量能量随粪便排出。调查发现该白鹭种群摄入的能量流动情况如下表所示:单位 J/(hm2•a)
摄入量 | 同化量 | 呼吸量 |
6.0×108 | 5.0×108 | 3.5×108 |
30
30
%用于自身生长发育繁殖。(4)技术人员依据泥鳅可以利用残饵、鱼粪为食和循环经济原理,将稻田养河蟹和稻田养泥鳅两个生态系统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稻护蟹,蟹吃饵料、杂草、昆虫,泥鳅吃残饵、蟹粪,泥鳅粪肥田的“稻—蟹—泥鳅田生态系统”。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来源是
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和饵料中的化学能
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和饵料中的化学能
。泥鳅吃蟹粪,泥鳅粪肥田,从能量流动的角度分析,大大提高了能量的 利用效率
利用效率
。该生态系统具有明显的经济与生态效益,请分析原因 河蟹为水稻除虫、除草,有利于减轻农业污染,也减少了农药的使用;动物的粪便减少了化肥的使用
河蟹为水稻除虫、除草,有利于减轻农业污染,也减少了农药的使用;动物的粪便减少了化肥的使用
。(5)我国承诺力争在 2030 年前实现碳达峰(CO2的排放不再增长,达到峰值之后逐步降低),2060 年前实现“碳中和”(净零排放)的目标。如图表示生物圈中碳循环示意图。
①“碳中和”是指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抵消 CO2排放总量,实现相对“零排放”,达到“碳中和”时,图中 X1过程吸收的 CO2总量
大于
大于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Y1、Y2、Y3和 Z4过程释放的 CO2总量。②建立绿色低碳循环体系还需要世界各国共同参与,主要原因是
碳循环具有全球性
碳循环具有全球性
。【答案】生态系统;垂直结构和水平;生态位;演替速度和方向;食草鱼摄入有机物含大量纤维素,不易消化吸收,大量能量随粪便排出;30;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和饵料中的化学能;利用效率;河蟹为水稻除虫、除草,有利于减轻农业污染,也减少了农药的使用;动物的粪便减少了化肥的使用;大于;碳循环具有全球性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6/27 10:35:59组卷:3引用:1难度:0.7
相似题
-
1.为减少某河流中N、P含量过高带来的不良影响,环保工作者拟利用当地原有水生植物净化水体,他们选择其中3种植物a、b、c,将其分别置于条件相同的试验池中,90天后测定它们吸收N、P的量,结果如表:
植物种类 N吸收量相对值 P吸收量相对值 浮水植物a 22.3 1.7 浮水植物b 8.15 0.72 沉水植物c 14.61 2.22 发布:2024/12/31 2:30:2组卷:34引用:2难度:0.6 -
2.如图所示为不同生态系统在相同的环境条件变化下,甲和乙两个生物群落所表现出来的反应.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发布:2024/12/31 1:30:1组卷:40引用:8难度:0.7 -
3.下列关于生物群落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发布:2024/12/31 1:0:6组卷:10引用:5难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