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民法典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是一部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基础性法律,对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对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巩固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对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依法维护人民权益、推动我国人权事业发展,对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都具有重大意义。
(1)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什么?
(2)结合材料,谈谈为什么要“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加快建设法治国家”?

【答案】(1)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2)①法治为人们提供良好的生活秩序,让人们建立起稳定持续的生活预期。
②法治保障人们在社会各个领域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自由,使人们安全、有尊严地生活。
③法治是现代政治文明的核心。
④法治是发展市场经济,实现强国富民的基本保障。
⑤法治是解决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实现社会正义的有效方式。
⑥走法治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6/27 10:35:59组卷:3引用:1难度:0.4
相似题
  • 1.近期,我市有不少细心的居民会发现,身边多了一道色彩“靓丽”的“风景线”——垃圾分类投放亭。然而,许多垃圾分类投放亭却成了摆设……垃圾虽小,却牵着民生。目前我国城市生活垃圾收集、运输和处理模式粗放,推进垃圾分类迟缓,增加了处理量和难度,造成每年数百亿元的损失。垃圾分类推进迟缓,缘于“有倡议缺标准、有试点少管理,靠自发无惩戒”。
    道德与法治课上,同学们针对身边垃圾分类存在的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形成了以下两种观点,请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评析。
    观点一:法令者,民之命也,为治之本也。只要全面推进科学立法,就能完美推进垃圾分类。
    观点二:法安天下,德润人心。以道德来引领,用法治来约束,才能有效解决垃圾分类的难题。

    发布:2024/12/27 22:30:1组卷:5引用:5难度:0.2
  • 2.这10来我国制定修订生物安全法,森林法等20多部法律法规,首创设立了生态保护红线制度,把超过25%的国土面积划为生态保护红线,建立了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正式设立了三江源等第一批5个国家公园,实施长江10年禁渔。从中我们感受到(  )

    发布:2024/12/28 0:0:1组卷:44引用:4难度:0.5
  • 3.3月13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修正草案)》,新增“坚持和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材料传递出民主和法治的关系是(  )

    发布:2024/12/28 4:0:1组卷:34引用:3难度:0.6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