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阅读理解
珍惜弱点ㅤㅤ人皆有弱点,但弱点不同于缺点。缺点是行为道德上的不足之处,然而弱点大都是心理性格上的不如人之处,这些与人自身的天生禀赋、性格、体质及阅历有关。若说缺点可以改正,可以克服,那么弱点不仅与生俱来,说不定还要伴人一生。
ㅤㅤ事物本身都有正反两个方面。据说海南岛的柏油路面很抗热,40℃以上也不融化;哈尔滨的柏油路面能抗寒,零下30℃不会裂开。反过来说,海南岛的柏油路面最不抗寒;哈尔滨的柏油路面最禁不得热。这个事例说明什么呢?事物的某方面愈强,它的反方面愈弱。
ㅤㅤ诸葛亮最大的弱点谁都知道,一生太谨小慎微了,当年大将魏延曾提出偷袭长安的奇计,但被诸葛亮所否,致使魏延至死认为是诸葛的大失误。然而街亭失守,诸葛亮被迫摆空城计,司马懿之所以不敢贸然进城,是觉得诸葛亮一生用兵谨慎,不可能走这步险棋。“弱点”赢得这步险棋。可以这么说,弱点是强点优势的反衬,弱点也需珍惜。
ㅤㅤ任何一个物种身上都存在弱点,但这并不影响“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大规律。老虎和老鼠相比,虎是强者,鼠是弱者,但并不等于强者身上无弱点,善用“弱点”者不仅不弱,反而成为强中强。以老鼠为例,其相貌卑琐,鬼鬼祟祟,无犬之忠无猫之乖,无牛羊之肉香,无鸟禽之美丽。正因为它的“弱点”,人不仅不驯化它,还要打杀之而后快。兵法上说“置于死地而后生”,这老鼠在千百年的厄运中反而存活,鼠的家族绝对数量超过人的数量。这般弱点反而是优势。
ㅤㅤ在世界上无绝对的强点和弱点。弱点于人不是什么赘疣,因为弱点在任何一个物种中,犹如物体与影子的关系,根本谁也离不开谁。性格急躁失之鲁莽但决断性强,慢性子的人稳重有余但反应迟缓。在世界上谁也没有一个绝对的优势,谁也不会没有一点儿优势,基于这一点,我们任何人不须自卑,更不用自暴自弃。
ㅤㅤ“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正视自己的弱点,进而利用自己的弱点,无论是学业上还是事业上,就能进取。譬如大画家黄宾虹,晚年双目几近失明,然而他凭借感觉绘画,反而开创另一境界,成为一大名家。
ㅤㅤ利用自己弱点是弥补,是反弹,但若一旦被他人利用便不是吉兆了。像吕布喜好美色的弱点被人掌握,派出一个美女貂蝉便让他如木偶任人摆布,最后英雄身首异地;《封神榜》的土行孙一离开土地法力皆无。珍惜自己弱点,别让他人利用弱点,在某种程度上是生存的保护色,是缺憾之中的聪明。
ㅤㅤ珍惜弱点是人生的不气馁,是完善人格的进取,是在弱音上奏出强音的大手笔。
(1)找出文章中表明作者主要观点的句子并抄写下来。
珍惜弱点是人生的不气馁,是完善人格的进取,是在弱音上奏出强音的大手笔。
珍惜弱点是人生的不气馁,是完善人格的进取,是在弱音上奏出强音的大手笔。

(2)大量列举事例是本文的一大特色,请你简要概括列举出文中的三个事例,并说说这些事例分别说明了什么观点,填写下面表格。
事例 说明的观点

      
诸葛亮一生用兵谨慎,才能走了一步险棋,摆下空城计。
诸葛亮一生用兵谨慎,才能走了一步险棋,摆下空城计。
           
弱点是强点优势的反衬,弱点也需珍惜。
弱点是强点优势的反衬,弱点也需珍惜。

      
吕布喜好美色,中了美人计,身首异地。
吕布喜好美色,中了美人计,身首异地。
           
被他人利用了弱点便不是吉兆了。
被他人利用了弱点便不是吉兆了。

      
鼠在千百年的厄运中反而存活,鼠的家族绝对数量超过人的数量。
鼠在千百年的厄运中反而存活,鼠的家族绝对数量超过人的数量。
                
弱点反而是优势。
弱点反而是优势。
(3)对文中划线句子“利用自己的弱点是弥补,是反弹”你是怎样理解的?
利用自己的弱点能填补自身的不足,能把弱点变成强点。
利用自己的弱点能填补自身的不足,能把弱点变成强点。

(4)根据文章的内容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C
C

A.任何人都不可能没有弱点。弱点大都是一个人心理性格上的不足。
B.弱点是可以转化为强点的,但不是任何人身上的弱点都能转化为强点。
C.一个人如果一味地坚守自己的弱点,弱点就有可能变成缺点。
D.珍惜弱点就要正视自己的弱点,避免自己的弱点被利用。
(5)请你列举一个事例来证明弱点也可以变成强点。
司马光小时候记忆力很差,为了背文章,司马光看书常常看到深夜,反而记住了大量的文章,最终成为了北宋的大文学家。
司马光小时候记忆力很差,为了背文章,司马光看书常常看到深夜,反而记住了大量的文章,最终成为了北宋的大文学家。

【答案】珍惜弱点是人生的不气馁,是完善人格的进取,是在弱音上奏出强音的大手笔。;诸葛亮一生用兵谨慎,才能走了一步险棋,摆下空城计。;弱点是强点优势的反衬,弱点也需珍惜。;吕布喜好美色,中了美人计,身首异地。;被他人利用了弱点便不是吉兆了。;鼠在千百年的厄运中反而存活,鼠的家族绝对数量超过人的数量。;弱点反而是优势。;利用自己的弱点能填补自身的不足,能把弱点变成强点。;C;司马光小时候记忆力很差,为了背文章,司马光看书常常看到深夜,反而记住了大量的文章,最终成为了北宋的大文学家。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6/17 8:0:9组卷:20引用:1难度:0.6
相似题
  • 1.阅读短文,完成习题。
    狼未必是“害兽”ㅤㅤ在大多数人的心目中,狼似乎总和贪婪、凶恶、残暴联系在一起。但美国一些动物学家的最新研究证实:狼并非“一无是处”,在一定的条件下(如某个时期、某个地区等),不但有可能不是“害兽”,甚至还有可能有益于人类呢!
          例如,在上个世纪70年代末期,在澳大利亚草原上,既无天敌,繁殖力又特别强的野兔泛滥成灾,把牧草啃了个精光。饥肠辘辘的牛、羊等家畜只得“望兔兴叹”。后来在动物学家的建议下,澳大利亚从异国“请”来了一批恶狼。很快,奄奄一息的大草原因野兔锐减而又恢复了勃勃生机。
          前不久,南美一片森林出现了罕见的“鹿灾”——由于该地自然条件特别优越,鹿的繁殖速度惊人地快,最后数以百计的大鹿小鹿因缺少食物而开始啃食树木了。没过几年,森林一片肃杀——原来,被啃掉树皮、扫光嫩叶的树木经不住成群结(jiē jié)队的鹿的“蚕食”而纷纷枯萎。后来动物学家在“引进”了鹿的“杀手”——恶狼后,森林又奇迹般地恢复了生态平衡。
          美国阿拉斯加州荒原上的因纽特人则利用经过特别驯养的“驯狼”来代替猎犬拉雪橇。其实,狼的耐久力和耐寒力都优于猎犬,力量较大,速度较快,于是,“狼橇”已开始在当地风行。
    (1)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并打上“√”或“×”。
    ①这篇文章的第一自然段告诉我们狼在自然界中生存,有益于人类的发展。
     

    ②“奄奄一息的大草原因野兔锐减而又恢复了勃勃生机”中“野兔锐减”的原因是草原上有了恶狼,狼要捕食野兔。
     

    ③文中“望兔兴叹”的具体意思是兔子太多,把草原上的牧草啃得精光,牛羊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兔子把草吃光,这句话写出了兔子对草原的危害。
     

    ④这篇短文的中心是说明狼未必是“害兽”,在一定的条件下,可能有益于人类。
     

    (2)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中狼对人类的作用。
     

     

    (3)读了这篇短文,你有什么收获?
     
    (多选)
    A.要全面地看问题。
    B.要遵循自然规律。
    C.不要对狼有偏见,狼是一种完美的动物。
    D.狼消灭了野兔和鹿,就可以维持生态平衡。

    发布:2025/3/12 14:0:1组卷:69引用:1难度:0.2
  • 2.课外阅读。
    幽默感      在许多国家,有幽默感的人会受到更高的赞赏。幽默是智慧的火花,是瞬间的灵思。幽默的语言有时可能化解尴尬的场面,也可能于谈笑间有警世的作用,更可能作为不露声色的自卫和反击。
          ①譬如在某国家的议会里,曾发生过议员之间争斗的事,有人提议入场者应该把拐杖挂在门口。议长觉得左右为难,若是表决,无论结果如何,总是不愉快的。于是他急中生智,笑着说:“如果为了防止不正当的动作,就须把拐杖挂在会场门口,那嘴也该挂在门口,手脚也该摆在保管处。”引得全场大笑,提议者也在一笑之间摆脱了尴尬的处境。
          但是必须强调,幽默并不是讽刺,它或许带有温和的嘲讽,却不刺伤人;它可能是以别人和自己为幽默对象,在这当中,便显示了幽默与被幽默的胸襟与自信。
          ②有一个秃头者,在别人对他的头发幽默时,当场变了脸,这一方面可能是因为对方幽默不得体,刺伤了他,更可能是因为他原来对秃头有极大的自卑。相反地,③另一位秃头的报纸主编,当别人笑称他聪明透顶时,他居然笑着回答:“你小观我也,我早就聪明‘绝顶’了!”你想,若不是他有相当的自信,又怎么可能接别人的话,幽自己一默呢?
          所以,越是胸襟宽广,充满智慧的人们,可能就越富有幽默感。
    (1)为什么说“有幽默感的人会受到人们极高的赞赏”?
     

    (2)短文举了两个例子,说明幽默感能化解尴尬,幽默者充满了自信,这两个例子是
     

    A.②③
    B.①②
    C.①③
    (3)“敝国有个规矩:访问上等国家,就派上等人去;访问下等国家,就派下等人去。我最不中用,所以派到这儿来了。”这是晏子面对楚王的讽刺给予的回答。他的幽默起到了
     
    的作用。
    A.化解尴尬
    B.警世
    C.不露声色的自卫和反击
    (4)仿照下面的例子,写出你对幽默的独特感悟。
    幽默是智慧的火花,是瞬间的灵思。
    幽默是
     
    ,是
     

    发布:2025/3/12 6:30:2组卷:39引用:2难度:0.3
  • 3.谈学问      学问学问,要有所学,必先有所问。要有所问,必先有疑。疑是发现问题,问是提出问题,疑问解决了,就获得了学问。
          古今许多大学问家,都是学中有疑、善于发问的人。清朝乾隆年间,有一位学者,名叫戴震。他幼年读书时,就曾接二连三地向老师提出疑问,由于他读书总是打破砂锅问到底,勤于思考,敢于提问,在学业上取得了很大的成就,最后成了一位著名的思想家。
          在人们求知的道路上,怀疑犹如一粒学问的种子,没有它就绝不会开出知识的花,结出智慧的果。没有对“物种不变论”的怀疑,就不会有达尔文“进化论”的创立;
     
    。法国伟大的作家巴尔扎克说:“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都毫无疑义地是问号,而生活的智慧,大概就在于逢事都问个为什么。”
          但是应当指出的是,任何有效的怀疑,都必须以大量的实际材料为基础。比如达尔文对“物种不变论”所进行的挑战,绝不是一时的发现,而是他作了历时五年的环球旅行,收集了大量的动植物标本,潜心观察的结果。没有大量的资料,达尔文绝不会提出有价值的怀疑。
          疑之所以可贵,就贵在敢于思索,敢于设想,敢于创新,敢于发现真理。地质学家李四光对他的学生说过:“不怀疑就不能见真理。”这是千真万确的。让我们举着问号这把钥匙,去打开知识宝库的大门吧!
    (1)短文列举了
     
     
    的事例,充分说明
     
    的观点。
    (2)结合对短文的理解,说一说“不怀疑就不能见真理”的含义。
     

    (3)根据上下文,填入第3自然段的横线上恰当的一项是
     

    A.由于“地心说”被哥白尼怀疑,因而创立了“日心说”
    B.由于哥白尼对“地心说”怀疑,因而创立了“日心说”
    C.没有对“地心说”的怀疑,哪会有哥白尼“日心说”的产生
    D.没有对“地心说”的怀疑,就不会有哥白尼“日心说”的产生
    (4)第2自然段开头用“学问家”要比用“思想家、科学家、文学家”好,为什么?
     

    发布:2025/3/13 0:30:1组卷:31引用:1难度:0.5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