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阅读成新平的《过火》,完成问题。
过火
成新平
ㅤㅤ①经过几年的积累和打拼,我家一栋“三间八”泥砖房砌成了。爹兴奋得一连几晚睡不觉,扳着手指头盘算着那天“过火”,乔迁新居。
ㅤㅤ②“过火”是一种民俗。入住新房时,必须从老房子取来“火种”到新房生火做饭,代表着薪火相传。这种“过火”习俗,大家看得十分庄严神圣。首先是请来一个仙风道骨的老人算日子,一定要选择黄道吉日,要与每个家庭成员合生庚时辰;“过火”的时辰一定要赶在天亮之前,寓意日子越过越亮堂,否则,就会给新家带来一些不顺利或不如意。第二,得恭恭敬敬请“火神”,乡亲们就地取材,在老房子请“火神”。
ㅤㅤ③记得过火那天,正是深秋,天还没亮,冷露染霜。爹洗完脸,漱好口,郑重地焚烧三片冥钱,点燃三炷香、两支蜡烛,燃放爆竹,双手合十,三叩九拜,面前摆着茶米油盐酱醋茶,面对家里的老神台,口中念念有词。原来,他在当着列祖列宗的面,将“火神”请到新居。
ㅤㅤ④紧接着,全家准备了几副箩担,装满了锅碗瓢盆、鱼肉菜蔬;算盘、存折、书本、毛笔是要带的,代表着耕读传家,沾了这些文墨书香,儿孙必定“光宗耀祖”;一盆炭火被柴火点燃,用蒲扇掀着风,烧得红旺旺的。一切准备就绪之后,爆竹响了,两人抬着一炉红红的炭火走在前面,象征着“天明地德、光照四海”;爹提着三角灯紧随其后,几个青壮年挑着箩担一个紧接一个;小孩子也不能空着手,有的抱只鸡,有的牵只羊,时而跑到队伍前面,时而跟在队伍后面。空旷的田野里,灯光摇曳,人影晃动,娘一路对我们打着招呼:“路上碰到任何人都不能说话。”我天真地问:“为什么?”娘讲不出道理:“小孩问那么多干吗?这是祖宗传下来的。”
ㅤㅤ⑤夜幕深沉,寒气逼人,沿着一条窄窄的田埂路,我们默默地走过了一条垄。路上迎面蹿来一个人影,爹故意咳嗽几声,提醒对方不要说话。对方也很懂味,笑着从我们身边走过。
ㅤㅤ⑥快到新居时,迎接我们的爆竹像煮粥般响了起来,炸得又响又脆。负责接火的两个舅舅伸出双手将一炉炭火接进屋,一句句祝福的话语随口而出:“年年有余,恭喜发财。”“步步高升,五谷丰登。”“财源滚滚,六畜兴旺。”此前,他们已在新居点燃了一堆柴火,噼里啪啦,火星四溅。爹望着熊熊燃烧的大火,脸上露出灿烂的笑容。火光亮堂,映着人影浮动,每个人的脸都烘成了暖滋滋的深红色。
ㅤㅤ⑦过完火后的第一件事是生火做饭。生火做饭是居家过日子的大事。娘带着两个姐姐在灶屋里忙碌起来。舅舅则坐在桌子前借题发挥。舅舅告诉我:一个人如果没有经过“火”的磨炼,就不能成为生活的强者。搬家要“过火”,人生又何尝不是如此?人有七情六欲,情感的火要过,贪恋的火要过,成功的火要过,失败的火也要过,历经天磨为铁汉,不遭人嫉是庸才。记住,以后遇到任何“火”,均不能退缩,你们长大成人后,要风风火火,闯过人生中的一场场“火”,经受火的洗礼与考验!
ㅤㅤ⑧天慢慢亮了,屋外的鸟雀喳喳地叫了起来,娘从灶屋里端来了热气腾腾的饭菜,香气扑鼻诱人,经过大半夜的折腾,那餐饭,我们吃得特别香甜。
ㅤㅤ⑨成家立业后,我进了城,家里也过了两次火。每次过火,尽管家里的面貌发生了变化,但唯一不变的是“过火”的习俗,一切都是按照祖辈传承下来的方式进行,象征着不忘初心,没有忘记过去所走过的路。不管时代发生多大变化,已经融入血脉的传统习俗却一直在传承和坚守。
(1)“过火”是行文线索,请根据提示,在下列图表中补全“过火”的整个过程。

(2)按要求回答下列小题。
①请为第⑤段中地加点字词“懂味”“笑”写一段赏析性批注。
②第⑥段中的画线句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3)有人认为文中舅舅借题发挥对“我”说的一番话,有画蛇添足之嫌,请你说说你的理解。
(4)请联系下面的材料,并结合文意,谈谈你对如何传承民俗的看法。
(天津北方网)节日中的理念是需要通过庆祝仪式来彰显的,可惜的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许多传统的过节形式淡出很多人的生活,甚至一些老少咸宜的民俗活动也在消失,带来的结果就是很多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也开始被遗忘。
(泰州晚报)泰州古乐,是泰州传统的民间音乐,它起源于泰州地区的道教音乐、教坊音乐、南方昆曲、江南丝竹和泰州民俗俚语,地域特色鲜明,演奏风格别致,它既有北方音乐的刚烈之音,又有南方音乐的柔美之韵,目前泰州古乐已被列为江苏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答案】(1)①请老人算日子;②备好“过火”物品;③举行接火仪式
(2)①“懂味”写出了路人明白父亲的意思,尊重“过火”的规矩,“笑”写出了路人和善友好、善解人意。②环境描写,火光亮堂、人影浮动脸庞暖红,火喜庆的气氛,表现出家人内心的喜悦与幸福感,以及对生活的美好愿望。
(3)示例一:不多余。这番话从搬家的“过火”说到人生的“过火”,丰富了文章内容;与文章结尾我长大后不忘初心相照应;深化了文章主题,不管时代怎么变化,传统习俗需要一直传承和坚守。
示例二:多余。舅舅的话不是“过火”仪式的部分;舅舅告诉的是生活的道理,人生要经得起磨炼,这与文章要表现的“过火”的风情民俗没有关系,淡化了主题。
(4)示例:传统民俗要按照祖辈传承下来的方式进行,不忘初心,不忘过去;要深入理解、不断挖掘民俗中的文化内涵,并加以传承和坚守;要与时俱进地看待民俗,要吸收民俗精华。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4/20 14:35:0组卷:5引用:1难度:0.3
相似题
  • 1.(《腊八粥》)本文通过对人物的动作、语言和心理活动等的描写,表现了“八儿”一家的其乐融融。
     
    (判断对错)

    发布:2025/3/13 3:30:1组卷:32引用:3难度:0.0
  • 2.课外阅读。
    渴望      晓萌今年过生日,他渴望得到一辆滑板车。街上的孩子们好多人都有。男孩子们凑到一块儿会比赛,滑得最快最溜的那个,就是大家心中的英雄啊!
          生日前三天,晓萌就开始为自己的礼物作谋划。他给爸爸详尽描绘了一个人蹬上滑板车之后的愉快感觉。然后,他在作业本的反面尽可能准确地画出一辆滑板车的图形。最后呈上的是一张价格调查表,上面开列着每个商场出售的滑板车的不同品牌、不同质地以及不同价格的清单。爸爸听完后,只是说一句:上学吧。晓萌愣了半天,也没想明白爸爸的话是什么意思。
          生日前一天,没见到爸爸的任何动静。为保险起见,他把那张滑板车价格调查表拿出来,用黑笔描得粗粗的,先搁在爸爸的枕头边,又用酱菜瓶压在桌子上,最后拿糨糊粘在冰箱把手上。晓萌心里想,爸爸肯定会看见的。
          可是生日那天,早晨起床以后,晓萌彻底伤心了,因为爸爸什么也没有买。晓萌在家里垂着头站了好久。然后他背上书包,出门上学去了。
    (1)晓萌今年过生日渴望得到一辆滑板车的理由是
     

    (2)生日前三天,晓萌为自己的礼物做了哪些方面的谋划?想一想,在文中用“        ”画出来
    (3)第3段中画横线放、搁、压、粘三个动词表现了晓萌
     
    的心理。
    (4)《渴望》想告诉读者的是什么?说说你的理解。
     

    发布:2025/3/13 4:0:1组卷:6引用:1难度:0.0
  • 3.课内阅读。
          ……总之,一切都成了如他所猜的样子了,但他却没想到今日粥的颜色是深褐。
    “怎么,黑的!”八儿还同时想起染缸里的脏水。
    “枣子同赤豆搁多了。”妈妈解释的结果,是捡了一枚大得特别吓人的赤枣给了八儿。
          虽说是枣子同饭豆搁得多了一点儿,但大家都承认味道是比普通的粥要好吃得多了。
    (1)八宝粥的颜色是
     
    ,原因是
     
    。八儿看到如此颜色的粥,心里想到的是
     

    (2)妈妈做的八宝粥好吃吗?从哪句话可以看出来。用“      ”画出来。
    (3)结合课文想一想,作者详写的是
     
    ,略写的是
     
    ,这样写的好处是
     

    发布:2025/3/13 3:30:1组卷:7引用:1难度:0.9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