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青春的我们乐于实践,敢于尝试,希望证明自己。但青春并不意味着肆意放纵,总有一些基本界限不能逾越。知耻,是一个人良知的先导。做人,需要“行己有耻”,守住人之为人的底线。
(1)青春的我们怎样做到“行己有耻”?
材料二 小潭利用周末时间去敬老院看望孤寡老人,很多同学对他的行为不是特别理解,觉得他是在浪费时间,而小潭却说他是在追求“止于至善”的精神境界。
(2)你对“至于至善”是如何理解的?
(3)“止于至善”要求我们怎样做?
【考点】行己有耻.
【答案】(1)①知廉耻,懂荣辱,有所为,有所不为。②有知耻心,不断提高辨别“耻”的能力。③树立底线意识,不碰触道德和法律底线。④磨砺意志,拒绝不良诱惑,不断增强自控力等。
(2)①“止于至善”是弘扬高尚的德行,关爱他人,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不断追求更高的道德境界。②“止于至善”是一种“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的实践过程。③“止于至善”是一种向往美好、永不言弃的精神状态等。
(3)①从点滴小事做起,积少成多,积善成德。②在生活中寻找“贤”,将他们作为榜样。③养成自我省察的习惯,通过自省和慎独,端正自己的行为。④以修身为本,行走在“止于至善”的路上等。
(2)①“止于至善”是弘扬高尚的德行,关爱他人,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不断追求更高的道德境界。②“止于至善”是一种“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的实践过程。③“止于至善”是一种向往美好、永不言弃的精神状态等。
(3)①从点滴小事做起,积少成多,积善成德。②在生活中寻找“贤”,将他们作为榜样。③养成自我省察的习惯,通过自省和慎独,端正自己的行为。④以修身为本,行走在“止于至善”的路上等。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7/4 8:0:9组卷:14引用:2难度: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