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华坪县位于云南省西北部,贫困人口较多。近几年,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来,去“黑”转“绿”,走绿色发展生态富民之路,被生态环境部命名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阅读下面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西南边陲的煤城
华坪县曾是中国100个重点产煤县之一,发展以煤炭为主的工业经济。过去的华坪,开采煤矿推掉植被和表层土壤,大量废石、煤炭、煤渣、煤矸石等堆在地表,洗煤厂的污水直接排入河流,造成水污染。
(1)华坪县地处
高原
高原
(地形区),石灰岩广布,石漠化严重。
(2)华坪县长期处于贫困状态的原因
B
B

①经济结构单一,以煤炭产业为主
②海拔高,气温低
③水污染和固体废弃物污染严重
④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煤矸石上种芒果
华坪被称为“中国芒乡”,芒果种植面积居云南第一。煤矸石上覆土,土壤蓬松,通透性好,有利于芒果根系蔓延;在阳光照射下,煤矸石会产生一定的腐殖酸,也有利于作物生长。

(3)分析华坪县种植芒果有利的自然条件
高原地区光照充足,日照时间长,光合作用强;昼夜温差大,利于营养物质的积累和糖分的转化;纬度位置相对较高,生长期较长
高原地区光照充足,日照时间长,光合作用强;昼夜温差大,利于营养物质的积累和糖分的转化;纬度位置相对较高,生长期较长

绿色发展富华坪
目前,华坪县芒果、花椒、茶叶、中药材等生态产业种植面积不断扩大,研发了芒果汁、芒果干等系列产品,不断优化产业产品结构,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延长产业链条。华坪县积极引进新技术,整合资源,联合改造煤矿,煤炭产业正朝着规模化、集约化、绿色化方向发展。
(4)从乡村振兴的角度,说出华坪县为实现可持续发展采取的措施
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发展绿色生态产业,积极引导全镇煤矿业主转产,有效推动“黑色经济”向“绿色经济”的转变
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发展绿色生态产业,积极引导全镇煤矿业主转产,有效推动“黑色经济”向“绿色经济”的转变

华坪县积极实施封山育林,种植人工经济林,建设蓄水池及雨水窖。大力推进水电、光伏发电等清洁能源产业。矿区建设固体废物临时堆放应加盖遮挡物或进行植被覆盖,利用煤矸石生产矸石砖和水泥;把煤矸石堆放平缓,覆土后种植芒果树。
(5)“碳中和”是指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和吸收量达到平衡,实现正负抵消,达到相对“零排放”。请写出一条华坪县为我国实现“碳中和”做出的努力
提高植被覆盖率,利于水土保持
提高植被覆盖率,利于水土保持

【答案】高原;B;高原地区光照充足,日照时间长,光合作用强;昼夜温差大,利于营养物质的积累和糖分的转化;纬度位置相对较高,生长期较长;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发展绿色生态产业,积极引导全镇煤矿业主转产,有效推动“黑色经济”向“绿色经济”的转变;提高植被覆盖率,利于水土保持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6/27 10:35:59组卷:9引用:2难度:0.3
相似题
  • 1.读材料和我国三大国家级育种基地及部分农作物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2022年4月10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到海南省南繁科研育种基地--崖州湾种子实验室考察,并指出要立足“南繁硅谷”,攻破“卡脖子”的技术,做强种业“芯片”,用中国种子保障中国粮食安全。

    (1)我国三大育种基地位于西北地区的是
     

    (2)图中①作物产区的耕地类型以
     
    为主,②是油料作物
     
    的分布;①、②两作物种植的分界线大致与A
     
    (界线)相吻合。
    (3)海南岛的作物熟制是
     
    ;三大育种基地中,海南育种基地突出的优势自然条件是
     

    A.纬度较低,热量充足
    B.季风气候,雨热同期
    C.昼夜温差大,光照强
    D.地形平坦,土壤肥沃
    (4)我国立足“南繁硅谷”,攻破“卡脖子”的技术,做强种业“芯片”的关键在于
     

    A.辽阔的国土面积
    B.丰富的自然资源
    C.科技革新,人才创新
    D.众多的劳动力

    发布:2024/12/26 10:0:1组卷:8引用:3难度:0.4
  • 2.在很多城市郊区的农民,积极发展蔬菜、肉、蛋的生产,其考虑的社会经济条件是(  )

    发布:2024/12/26 12:30:1组卷:267引用:6难度:0.7
  • 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自然环境有差异,乡村振兴之路也不同。重渡沟和沈家村利用自身地理环境优势探索乡村发展之路,是乡村振兴的生动缩影。
    材料一【重渡沟:山区生态游】
    重渡沟位于伏牛山区,早期,村民以砍竹挖矿为生,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1999年起,当地依托独特的自然资源和民俗文化发展乡村生态旅游,目前已成为国家级生态旅游示范区。
    (1)结合重渡沟的发展变化,完成以下框图。

    材料二【沈家村:农业现代化】
    沈家村位于华北平原,土地平整、肥力好,是全国小麦商品粮基地。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到沈家村视察,看到小麦长势喜人,欣喜地说:“今年的馍能吃上了。”
    沈家村在种植普通小麦的基础上,推广优质专用小麦。2018年,小麦获得丰收,村民高兴地说:“咱家的麦子不仅能蒸馍,还能做面包了!”目前,沈家村正在建设新一代高效农业示范区,农业现代化这根“金扁担”逐渐从规划走向现实。
    (2)简述沈家村小麦种植的有利自然条件
     
    。(至少1点)
    (3)麦子能做面包主要依靠
     

    A.改进灌溉技术
    B.培育优良品种
    C.推广农业机械
    D.使用农药化肥
    材料三【某省地形示意图】(如图)

    (4)材料所示省份的简称是
     

    (5)借鉴重渡沟和沈家村的发展经验,为井研县乡村振兴提出合理化建议。(可从因地制宜、生态保护、科技推广等方面回答)。

    发布:2024/12/26 12:0:1组卷:15引用:3难度:0.3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