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甲所示,位于山东半岛和辽东半岛之间的虚线是渤海和黄海的交界处。在交界处可看到如图乙的分界线,在该分界线两端出现的现象有:①黄色的渤海和蓝色的黄海,②渤海的海平面要比黄海的略高,③两者融合缓慢,这些现象使得人们认为渤海和黄海的海水“不相融”。

材料一:海水体积非常巨大的渤海和黄海有河流流入,河流的流入使其含沙量不同。
材料二:渤海的盐度略小于黄海的,在温度相同的情况下,海水的盐度和密度存在如图丙所示的关系。
材料三:如图丁所示,渤海和黄海的深海区域因易融合而形成等压区,海洋表层因密度影响海平面存在高度差,带给人们更为明显的视觉差异。
材料四:渤海海峡位于北温带,气候偏冷,两边的渤海和黄海温度相近,年平均气温低至10℃。
结合上述信息并运用所学知识,对渤海和黄海的海水“不相融”现象作出解释。
【考点】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
【答案】黄河流入渤海使其含沙量高;渤海主要反射黄光呈黄色;光在海水的反射折射使黄海呈蓝色;盐度高密度大(渤海的密度小于黄海的);分子扩散速度影响因素;海水量对观察现象的影响。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12/4 9:0:1组卷:34引用:1难度:0.5
相似题
-
1.“模拟实验”是在难以直接拿研究对象做实验时,模仿实验对象制作模型或模仿实验的某些条件进行实验,是一种常用的科学研究方法。以下实验不属于该方法的是( )
发布:2024/12/28 14:0:1组卷:3引用:2难度:0.8 -
2.分析以下实验:①用刻度尺测细铜丝直径:把细铜丝在铅笔上紧密排绕40圈,然后用刻度尺量出线圈的总长度,再除以40;②测小石块的体积:先在量筒中放适量的水,读出体积V1,再用细线吊着小石块浸没在水中,读出体积V2,小石块的体积是V2-V1;③测一个大头针的质量:先测100个大头针的质量,再除以100.实验思想方法相同的是( )
发布:2024/12/20 15:30:1组卷:24引用:6难度:0.5 -
3.“模拟实验”是一种常用的科学研究方法,以下实验不属于该研究方法的是( )
发布:2024/12/28 14:0:1组卷:12引用:2难度: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