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试题详情
阅读图文材料,结合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世界城市化发展趋势。
年份 | 世界 | 发达国家 | 发展中国家 | |||
城市人口/亿人 | 城市化水平/% | 城市人口/亿人 | 城市化水平/% | 城市人口/亿人 | 城市化水平/% | |
1950 | 7.34 | 29.2 | 4.47 | 53.8 | 2.87 | 17.0 |
1960 | 10.32 | 34.2 | 5.71 | 60.5 | 4.60 | 22.2 |
1970 | 13.71 | 37.1 | 6.89 | 66.6 | 9.6 | 25.4 |
1980 | 17.04 | 39.6 | 7.89 | 70.2 | 12.2 | 29.2 |
1990 | 22.34 | 42.6 | 8.77 | 72.5 | 14.8 | 33.6 |
2000 | 28.54 | 46.6 | 9.50 | 74.4 | 18.7 | 39.3 |
地区 | 出生率/‰ | 死亡率/‰ | 自然增长率/‰ |
全国 | 12.29 | 6.42 | 5.87 |
北京 | 6.1 | 5.4 | 0.7 |
上海 | 6 | 7.2 | -1.2 |

(1)材料一主要反映了世界和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的
城市化
城市化
过程,其标志表现在哪些方面?(2)由材料而可知,上海人口的增长变化呈现出
负增长
负增长
的特点。造成这种现象的可能原因是什么?(3)根据材料三分析,北京人口自然增长率较
低
低
。而实际居住人口快速增长应主要是由 人口迁移
人口迁移
导致的。造成这种人口快速增长的原因是什么?【答案】城市化;负增长;低;人口迁移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12/31 13:0:1组卷:0引用:1难度:0.5
相似题
-
1.阅读下列有关江苏省城市化发展的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改革开放以前,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受严格的户籍制度影响,江苏省城市人口的增长主要来源于自然增长,城乡之间的人口流动基本处于停滞状态(图甲)。
材料二:1978年实施改革开放政策以来,江苏省成为中国经济增长最快、最具活力的省区之一。20世纪80年代苏南地区的乡镇企业迅猛发展,被誉为“苏南模式”。图乙表示这一时期江苏省城市化进程。
材料三:1995年以来,我国城镇化经历了历史上最快的发展阶段,同时也带来一个更令人头痛的问题--市场房价进入快速上涨甚至暴涨期。房价问题的背后,还有以下值得注意的数据:从2000年至2010年的10年内,国内城市建设用地扩张83%,但同期包括农民工在内的城镇人口仅增长45%。
材料四:新型城镇化是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业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城镇化。2014年3月份,《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正式发布。2014年12月,国家发改委等11个部委联合下发了《关于印发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方案的通知》,将江苏、安徽两省和宁波等62个城市(镇)列为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地区。按照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方案明确的时间表,2014年底前开始试点,并根据情况不断完善方案,到2017年各试点任务取得阶段性成果,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2018至2020年,逐步在全国范围内推广试点地区的成功经验。
(1)改革开放以前,江苏省城市化发展的总趋势是
(2)根据材料三,分析我国城镇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其带来的不利影响。
问题:
对农村的影响:
对城市的影响:
(3)针对我国城市化过程存在的问题,江苏如何走出一条新型的城镇化道路?发布:2024/12/31 9:0:1组卷:16引用:2难度:0.5 -
2.福建省总面积为12.4万平方千米,近年来成为我国经济发展最为迅速的省份之一.如图为福建省工业和城市发展变化统计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简述图中反映出的福建省工业化和城市化迅速发展的表现.
(2)福建省是我国著名的桂圆、荔枝产区,分析城市化对水果生产的影响.
(3)简述福建省城市化对该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发布:2024/12/31 11:0:1组卷:3引用:2难度:0.3 -
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图1示意我国平原地区某大城市中心城区建设用地的分布。2003年该城市中心城区建设用地面积237平方千米,2012年增加到330平方千米。图2示意2003~2012年该城市老城区和新建城区主要功能用地的变化。
(1)指出该城市老城区主要功能用地的变化特征。
(2)推断该城市2003~2012年间的城市化发展特征,并简述理由。
(3)分析该城市新建城区的发展可能带来的城市问题。发布:2024/12/31 5:30:3组卷:1引用:3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