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中华鲟(图1)是国家一级保护水生动物,被誉为水中大熊猫,它是一种大型的溯河洄游性鱼类。在葛洲坝建成之前,每年夏秋季,成年中华鲟聚集到长江的入海处,逆江而上,于次年的10月来到建坝前中华鲟产卵场产卵(图2)。鲟鱼洄游期间不摄食,鱼苗在孵化后顺着长江往下游,次年的5~8月到达长江口,9月后,入海生长。
20世纪80年代,葛洲坝兴建,中华鲟不得不在葛洲坝以下宜昌江段处产卵(图2)。随着2003年三峡大坝开始蓄水,中华鲟现存产卵地的水文环境也发生着变化。

(1)中华鲟为了适应水中环境,身体呈 梭梭形,有 减少游泳阻力的减少游泳阻力的作用。
(2)科研工作者将长江中的全部中华鲟称为一个 AA,监测其数量变化。
A.种群
B.群落
C.群体
D.生态系统
【答案】梭;减少游泳阻力的;A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4/20 14:35:0组卷:16引用:1难度:0.5
相似题
-
1.(1)鲫鱼体呈梭形,这可以减小游泳时水的阻力.鱼游泳时,主要靠
(2)鱼所以能在水中生活,最重要的两个因素是:一是能在水中
(3)在观察蚯蚓的实验中,要保持蚯蚓体表的湿润,其原因是
(4)青蛙是两栖动物,其幼体生活在水中用发布:2025/1/13 8:0:2组卷:1引用:1难度:0.5 -
2.根据所学知识回答:
(1)鱼所以能在水中生活,最重要的两个因素是:一是能靠
(2)与家兔相比,蚯蚓不能快速运动的原因是只有肌肉没有
(3)在观察蚯蚓的实验中,要保持蚯蚓体表的湿润,其原因是
(4)青蛙是两栖动物,成体水陆两栖生活,用发布:2025/1/13 8:0:2组卷:89引用:9难度:0.5 -
3.鱼类适于水中游泳生活的结构特点是:体表覆盖
发布:2025/1/16 8:0:1组卷:2引用:1难度:0.9
相关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