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拥有冰川、峡谷、黄河、沙漠和绿洲,地理环境具有多样性的特点。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甘肃轮廓狭长,东西蜿蜒1600多千米,地处黄土高原、青藏高原和内蒙古高原三大高原的交汇地带。
甘肃传统的支柱产业有煤炭、电力、冶金、石化等。甘肃是我国有色金属之乡,已形成铜、铝、镍、铅、锌等从采选、冶炼到加工一条龙生产体系。近年来着力打造戈壁生态农业产业园、节能环保、清洁能源、通道物流、先进制造、数据信息、中医中药、文化旅游等“十大生态产业”,这些产业已经占到甘肃地区生产总值的20.3%。

甘肃省三大产业的产值(单位:亿元)
甘肃省生产总值 | 第一产业 | 第二产业 | 第三产业 | |
2010年 | 4135.9 | 599.3 | 1937.4 | 1599.2 |
2018年 | 8246.1 | 921.3 | 2794.7 | 4530.1 |
(2)说出甘肃省主导产业的变化。
(3)运用产业结构优化的原理,评价甘肃发展“十大生态产业”的合理性。
(4)据调查兰州市有重大地质灾害隐患点多达4000多处,说出兰州主要地质灾害,分析兰州容易发生地质灾害的原因。
【考点】黄河流域协调发展及综合治理;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和地域联系;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自然灾害类型、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区域产业结构及其变化的过程与影响;常见的植被类型;世界气候类型;因地制宜与区域发展.
【答案】(1)祁连山脉位于地势第一、第二阶梯过渡地区,地形复杂多样;地处黄土高原、青藏高原和内蒙古高原三大高原的交汇地带,地形起伏明显。降水由东南向西北递减;跨4种干湿区,地表植被类型多样;位于季风非季风的分界线,气候变化多样;有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高山气候等多种气候类型。
(2)主导产业由第二产业变成第三产业。
(3)产业结构从二三一排列变成三二一排列,比例更趋合理;充分利用丰富的光照资源等,发展相关的产业,体现了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环境相协调;增加清洁能源的占比,减少传统煤炭等能源的使用,有利于环境保护,体现生态效益;带动新能源、清洁能源相关产业的发展,拓展产业链,增加附加值,具有经济效益;充分利用独特的自然或人文旅游资源,因地制宜,合理开发文化旅游产业。
(4)据调查兰州市有重大地质灾害隐患点多达4000多处,说出兰州主要地质灾害,分析兰州容易发生地质灾害的原因。
地质灾害:滑坡、泥石流、崩塌。
原因:地处黄土高原,沟壑纵横,地形崎岖,起伏大;季风气候夏季降水集中且多暴雨,冲刷侵蚀严重;黄土地质疏松,碎屑物多;植被稀少,地质不牢固。
(2)主导产业由第二产业变成第三产业。
(3)产业结构从二三一排列变成三二一排列,比例更趋合理;充分利用丰富的光照资源等,发展相关的产业,体现了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环境相协调;增加清洁能源的占比,减少传统煤炭等能源的使用,有利于环境保护,体现生态效益;带动新能源、清洁能源相关产业的发展,拓展产业链,增加附加值,具有经济效益;充分利用独特的自然或人文旅游资源,因地制宜,合理开发文化旅游产业。
(4)据调查兰州市有重大地质灾害隐患点多达4000多处,说出兰州主要地质灾害,分析兰州容易发生地质灾害的原因。
地质灾害:滑坡、泥石流、崩塌。
原因:地处黄土高原,沟壑纵横,地形崎岖,起伏大;季风气候夏季降水集中且多暴雨,冲刷侵蚀严重;黄土地质疏松,碎屑物多;植被稀少,地质不牢固。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12/20 10:30:1组卷:11引用:1难度:0.2
相似题
-
1.黄河三角洲位于山东省东营市东北部,地处世界著名大河--黄河的入海口处,北临渤海湾,东靠莱州湾,总面积约为15.3万公顷。黄河三角洲受黄河作用,成为世界上土地面积增长最快的地方。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河流侵蚀容易形成沟谷地形,其形态是
(2)黄河三角洲面积增长快的原因是
(3)在黄河流域内,侵蚀作用最强的位置是
(4)随着流域的治理和水电站的建设,黄河三角洲的面积增长速度变化趋势是
(5)世界第一长河尼罗河为埃及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但随着阿斯旺大坝的建成,尼罗河下游的渔业和农业生产都受到影响,尼罗河三角洲的面积缩小。请你解释其中的原因。发布:2024/12/31 18:30:1组卷:4引用:2难度:0.5 -
2.阅读下列资料,回答问题。
(1)在图中圈出冲积扇和三角洲出现的位置,并标注。
(2)海河的入海口没有形成明显的三角洲,请推测原因。
(3)随着黄河流域的生态环境的治理,黄河水泥沙含量减少,分析可能对下游产生的影响有哪些?发布:2024/12/31 18:0:1组卷:4引用:2难度:0.7 -
3.图示意河套平原地区.当地将黄河水通过引水渠引入区内灌溉农田,农田灌溉退水经过排水渠汇入乌梁素海.近年来乌梁素海出现污染加重趋势.
(1)判断河套平原的地势特点,并简述理由.
(2)指出长期维持河套灌渠功能必须解决的问题,并简述原因.
(3)分析近年来乌梁素海污染严重的原因.
(4)提出治理乌梁素海污染的措施.发布:2024/12/31 8:30:1组卷:48引用:3难度:0.1
相关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