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在一个乡土社会中生活的人所需记忆的范围和生活在现代都市的人是不同的。乡土社会是一个生活很安定的社会。我已说过,向泥土讨生活的人是不能老是移动的。在一个地方出生的就在这地方生长下去,一直到死。极端的乡土社会是老子所理想的社会,“鸡犬相闻,老死不相往来”。不但个人不常抛井离乡,而且每个人住的地方常是他的父母之邦。“生于斯、死于斯”的结果必是世代的黏着。这种极端的乡土社会固然不常实现,但是我们的确有历世不移的企图,不然为什么死在外边的人,一定要把棺材运回故乡,葬在祖茔上呢?一生取给于这块泥土,死了,骨肉还得回入这块泥土。
(节选自《乡土中国•再论文字下乡》)(1)从这段话中提取两个关键词 ①很安定②黏着①很安定②黏着。(限5个字以内)
(2)在《乡土中国》中,《维系着私人的道德》这一章在阐述观点概念时引述了若干儒家言论,请将相关儒家言论与论证目的进行对应填空。(只填序号)
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③③
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 ①①
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④④
万章曰:“象至不仁,封之有庳。有库之人奚罪焉?仁人固如是乎?在他人则诛之,在弟则封之。”曰:“身为天子,弟为匹夫,可谓亲爱之乎?”②②
①伦理道德的基础在血缘关系。
②团体道德的缺乏体现在君王也得先完成他私人间的道德。
③仁是各种私人道德关系的总和。
④差序格局中的道德是由“己”向外推的,推的过程有各种路线。
【考点】《乡土中国》.
【答案】①很安定②黏着;③;①;④;②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12/5 12:30:1组卷:28引用:3难度:0.5
相似题
-
1.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一书中提出中国的乡村“是一个‘熟人’的社会,没有陌生人的社会”,乡亲的交往,全凭相熟度、关系度。请你根据《乡土中国》相关内容以及对现实生活的感受,写出对“熟人社会”的思考。
要求:观点明确,思路清晰,层次分明,不少于80字。发布:2024/12/17 4:30:2组卷:46引用:3难度:0.7 -
2.下列运用《乡土中国》的观点与理论进行的判断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发布:2024/12/31 8:0:1组卷:35引用:3难度:0.7 -
3.《乡土中国》阅读。请以《红楼梦》中的相关人物或情节为例,解读《乡土中国》中的“家族”“男女有别”“差序格局”或“礼治秩序”中的任意一个章节或核心概念。要求:言之有物,150字左右。
发布:2024/12/19 18:30:1组卷:29引用:3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