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的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叙了光的直线传播和小孔成像的实验。他首先直接观察鸢(老鹰)在空中飞动,地面上的影子也跟着移动,移动的方向与鸢飞的方向一致。然后在纸窗上开一小孔,使窗外飞鸢的影子呈现在室内的纸屏上,结果观察到“鸢东则影西,鸢西则影东”。阅读了上述材料后,你认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考点】小孔成像的原理.
【答案】D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11/18 11:30:1组卷:678引用:10难度:0.7
相似题
-
1.小科选取了“F”光源、带小孔的纸板、光屏等材料,按如图顺序依次固定在光具座上,通过左右移动光源和光屏,开展“小孔成像”实验。实验中光屏上不可能出现的是( )
发布:2024/7/16 8:0:9组卷:100引用:0难度:0.5 -
2.大约两千四百年前,我国的学者墨翟和它的学生做了世界上第一个小孔成像的实验,解释了小孔成像的原理。小光同学将两个长度均为50cm,直径为5cm的直筒套在一起,做成如图的仪器(M筒的直径稍大,可以在N筒上并能前后移动)
(1)小孔成的像是倒立的像。可以用光的解释。所成的像与小孔的形状关。
(2)若直筒M、N位置不动,让物体远离N筒,像距,像的大小(以上两空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发布:2024/7/28 8:0:9组卷:248引用:6难度:0.7 -
3.大约两千四百年前,我国的学者墨翟和它的学生做了世界上第一个小孔成像的实验,解释了小孔成像的原理。小宁同学将两个长度均为50cm,直径为5cm的直筒套在一起,做成如图的仪器(M筒的直径稍大,可以在N筒上并能前后移动)。
(1)小孔成的像是 的实像(填“正立”或“倒立”);
(2)小孔成像可以用光的 解释,所成的像与小孔的形状 (填“有关”或“无关”)。若直筒M、N位置不动,让物体远离N筒,像的大小 (填“变大”“不变”或“变小”)。发布:2024/8/1 8:0:9组卷:11引用:0难度: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