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当前我国虽然在航天、高铁、核电等高科技领域取得一系列成果,中国制造遍及世界,但制造业总体大而不强,自主创新能力弱,产业结构不合理,在核心技术、产品质量方面同世界先进水平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为此,我国在“十三五”规划中提出五大发展理念。强调坚持创新发展,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培育发展新动力;实施《中国制造二〇二五》,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建设制造强国。
材料二: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坚定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并指出要“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自1995年科教兴国战略提出以来,中国把科技创新和教育事业摆在重要位置,一大批重大原创成果领跑全球。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深入人心,全民科学意识觉醒,中国科教事业发展的良好环境成为国家发展、民族振兴永不枯竭的重要源泉。
(1)结合材料一,说一说我国为什么要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
(2)结合上述材料,归纳总结我国应该怎样建设创新型国家?
(3)从科教兴国到人才强国,再到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对此有观点认为“我国成为创新型国家离不开教育的发展”。对此,请你加以辨析。
【答案】(1)科技创新能力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目前,我国虽在尖端技术的掌握和创新方面打下了坚实基础,在一些重要领域走在世界前列,但从整体上看,我国仍然面临着科技创新能力不强、科技发展水平总体不高、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不足、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远低于发达国家等问题。中国科技创新之路任重道远,需要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
(2)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落实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将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把经济建设重心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昌盛;建设创新型国家,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坚定不移的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加快形成有利于创新的治理格局和协同机制,搭建有利于创新的活动平台和融资平台,营造有利于创新的舆论氛围和法治环境。
(3)这个观点是正确的。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将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把经济建设重心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一个民族创新能力的提高离不开创新人才的培养。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型人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
(2)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落实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将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把经济建设重心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昌盛;建设创新型国家,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坚定不移的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加快形成有利于创新的治理格局和协同机制,搭建有利于创新的活动平台和融资平台,营造有利于创新的舆论氛围和法治环境。
(3)这个观点是正确的。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将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把经济建设重心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一个民族创新能力的提高离不开创新人才的培养。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型人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4/20 14:35:0组卷:61引用:3难度:0.3
相似题
-
1.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要把经济建设重心转移到____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 )
发布:2024/12/14 18:30:2组卷:46引用:4难度:0.7 -
2.如表两则时事共同反映的主题是( )
★2022年6月5日,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
★2022年6月17日,我国第三艘航空母舰举行下水命名仪式,该舰是我国完全自主设计建造的首艘弹射型航空母舰。发布:2024/12/15 22:0:2组卷:19引用:4难度:0.8 -
3.日前,我国自主研发的首款商用“100G硅光收发芯片”正式投产使用。该系列产品支持100-200Gb/s高速光信号传输,具备超小型、高性能、低成本、通用化等优点,可广泛应用于传输网和数据中心光传输设备。这说明了( )
①我国的科研技术整体水平已达世界前沿
②我国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努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③我国依靠创新驱动打造发展新引擎,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④中国摆脱了中美贸易争端中的“芯痛”掣肘发布:2024/12/27 22:0:1组卷:21引用:9难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