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短文并回答问题:
超导 超导材料,又称为超导体,指在一定温度下电阻降为零的导体,具有零电阻和抗磁性两个基本性质。当电流流经超导体时,不发生热损耗,还可形成强磁场,因此人们对超导体的研究从未停歇。1911年,荷兰科学家卡末林•昂内斯用液氦冷却汞,当温度下降到约4K时,水银的电阻完全消失,属于低温超导现象。为了使超导材料有实用性,人们开始了探索高温超导的历程。高温超导是指温度为77K以上的超导材料。我国科学家赵忠贤曾在钇-钡-铜-氧系材料上把临界超导温度提高到约90K9以上。2018年,物理学者发现,氢化镧在大约170万个标准大气压下,温度约为-23℃时转变成高温超导体。目前,已有科学家投入到15℃室温环境下的常温超导的研究。未来,超导将主要用于远距离输电、磁悬浮等电子科技领域。[注:热力学温标T(K)与摄氏温标t(℃)的换算关系为T=t+273K]
(1)世界上第一个发现“电流能产生磁场”的物理学家是 奥斯特奥斯特;
(2)2018年,中国学生曹原及其同伴发现:当两层平行石墨烯堆成约1.1°的微妙角度,冷却到1.7K,就会产生神奇的超导效应,这种现象属于 低温低温(选填“低温”、“高温”或“常温”)超导现象。1.7K=-271.3-271.3℃;
(3)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解释将超导体用于远距离输电的好处 超导体的电阻为零,将其用于远距离输电时,根据焦耳定律Q=I2Rt可知,电流通过输电线不产生电热,电能实现了无损耗传输,极大地提高了输电效率超导体的电阻为零,将其用于远距离输电时,根据焦耳定律Q=I2Rt可知,电流通过输电线不产生电热,电能实现了无损耗传输,极大地提高了输电效率。
【考点】超导现象和超导材料.
【答案】奥斯特;低温;-271.3;超导体的电阻为零,将其用于远距离输电时,根据焦耳定律Q=I2Rt可知,电流通过输电线不产生电热,电能实现了无损耗传输,极大地提高了输电效率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4/20 14:35:0组卷:64引用:2难度:0.6
相似题
-
1.如图甲是发光二极管,具有单向导电性,它是利用 (选填“导体”、“绝缘体”、“半导体”、“超导体”,下一空同前)材料制成的;某些材料在特定温度下,电阻接近于零,这种材料物理学上称之为 ;某手机移动电源(俗称充电宝)如图乙所示,有两个输出端,通过电源线可以单独或同时为手机充电,这两个输出端的连接方式是 联。
发布:2024/12/24 4:0:1组卷:489引用:11难度:0.8 -
2.日前,我国科学家首次通过实验发现二维极限下的单层Bi-2212具备高温超导所需的一切因素。利用超导材料电阻为零的特性。你认为超导材料最适合用来做( )
发布:2024/12/24 1:30:1组卷:170引用:3难度:0.8 -
3.关于信息、能源和材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发布:2024/12/24 2:0:1组卷:48引用:2难度: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