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试题详情
研究者研发得到低叶绿素含量的水稻突变体。在高光强、大气二氧化碳浓度下,施用不同含量的氮肥研究该突变体和野生型水稻的光合作用,发现突变体光合速率始终高于野生型,得到的其他相关数据如下。
不同含量的氮肥对突变体和野生型水稻光合作用的影响
测量项 | 氮空白 (0kgN•hm-2) |
中氮 (120kgN•hm-2) |
高氮 (240kgN•hm-2) |
|
气孔导度 (mol•m-2•s-1) |
突变体 | 0.17 | 0.17 | 0.26 |
野生型 | 0.13 | 0.10 | 0.21 | |
胞间CO2浓度 (μmol•mol-1) |
突变体 | 286 | 262 | 271 |
野生型 | 258 | 260 | 271 |
(1)定性比较不同类型植物的叶绿素含量时,突变体对应的滤纸条从上至下第
三、四
三、四
条色素带更窄;光电比色法测定叶绿素含量时,光源波长应选用680nm
680nm
(530nm或者680nm)。(2)气孔导度直接影响光合作用的
卡尔文
卡尔文
循环,该循环可以为光合作用的另一过程提供ATP和NADPH
ATP和NADPH
。若光合作用最终产生一分子蔗糖,则该循环至少产生12
12
分子的RuBP。(3)该实验的自变量有
氮含量和水稻类型
氮含量和水稻类型
。突变体叶肉细胞中的Rubisco酶(催化RuBP与CO2反应的酶)含量可能更高
高
。中氮环境下两种类型水稻的光合速率差值比氮空白环境时大
大
(填“大”“小”或者“相差不大”)。【答案】三、四;680nm;卡尔文;ATP和NADPH;12;氮含量和水稻类型;高;大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5/1/16 8:0:1组卷:4引用:1难度:0.6
相似题
-
1.研究发现,Rubisco酶是绿色植物细胞中含量最丰富的蛋白质,由核基因控制合成的小亚基和叶绿体基因控制合成的大亚基组成,功能上属于双功能酶。当CO2浓度较高时,该酶催化C5与CO2反应,完成光合作用;当O2浓度较高时,该酶却错误的催化C5与O2反应,产物经一系列变化后到线粒体中生成CO2,这种植物在光下吸收O2产生CO2的现象称为光呼吸。回答下列问题:
(1)Rubisco酶在细胞的
(2)当胞间CO2与O2浓度的比值减小时,有利于植物进行光呼吸而不利于光合作用有机物的积累。请从C5的角度分析,原因是
(3)为纠正Rubisco酶的错误反应,光合植物创造了多种高代价的补救机制,如有的细胞中产生一种特殊蛋白质微室,将CO2浓缩在Rubisco酶周围。该机制形成的意义是发布:2025/1/16 8:0:1组卷:50引用:5难度:0.6 -
2.光呼吸可使水稻和小麦等作物的光合效率降低20%至50%,造成减产。
光呼吸现象存在的根本原因在于Rubisco,酶是一个双功能的酶,具有催化羧化反应和加氧反应两种功能,其催化方向取决于CO2和O2的浓度。当CO2浓度高而O2浓度低时,RuBP(1,5-二磷酸核酮糖,C5)与进入叶绿体的CO2结合,经Rubisco酶催化生成2分子的PGA(3-磷酸甘油酸,C3),进行光合作用;当CO2浓度低而O2浓度高时,RuBP与O2在Rubisco酶催化下生成1分子PGA和1分子PG(2-磷酸乙醇酸,C2),后者在相关酶的作用下生成乙醇酸(光呼吸的底物),乙醇酸通过光呼吸代谢循环合成PGA,重新加入卡尔文循环,而1/4的PG则以CO2的形式释放,具体过程如图1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红光照射条件下,参与光反应的主要色素是
(2)从图1看出,正常光合作用的叶片,突然停止光照后叶片会出现快速释放CO2的现象(CO2猝发),试解释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
(3)水稻、小麦属于C3植物,而高粱、玉米属于C4植物,其特有的C4途径如图2所示。根据图2中信息推测,PEP羧化酶比Rubisco酶对CO2的亲和力发布:2025/1/16 8:0:1组卷:21引用:3难度:0.5 -
3.如图是某植物叶肉细胞的部分生理过程示意图。已知该植物叶肉细胞在适宜光照、较高的氧气浓度条件下由于Rubisco酶既能催化过程①,也能催化过程②,可同时进行光合作用和光呼吸。光呼吸是指在O2浓度高,CO2浓度低时,Rubisco酶可催化C5(RuBp)加O2形成1个C3、1个C2,2个C2在线粒体等结构中再经一系列转化形成1个C3、1个CO2,C3再进入卡尔文循环。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过程②发生的场所是
(2)该植物叶肉细胞光合作用产生的糖类物质,在氧气充足的条件下,可被氧化为
(3)据图推测,当CO2浓度与O2浓度的比值
(4)科学研究发现,在一些蓝藻中存在CO2浓缩机制:蓝藻中产生一种特殊的蛋白质微室,能将CO2浓缩在Rubisco酶周围。该机制的意义是发布:2025/1/16 8:0:1组卷:21引用:1难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