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未成年人的生存和发展事关人类的未来,对未成年人的保护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
材料一:2020年12月26日,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了刑法修正案(十一),对法定最低刑事责任年龄下调至12周岁,规定已满12周岁不满14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等犯罪的,将承担刑事责任。年龄再也不是庇护犯罪的理由,事前的预防,永远好过事后的惩治。
(1)刑事责任年龄的下调对我们青少年预防违法犯罪、加强自我防范有何警示?
材料二: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高票通过了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该法增设了“网络保护”专章,对网络环境管理,网络沉迷防治、网络欺凌及侵害的预防和应对等作出全面规范。对此,人们对增设“网络保护”发表了如下看法:

(2)运用所学知识,对甲、乙两人的观点进行综合评析。

【答案】(1)①我们作为社会成员,要珍惜美好生活,认清犯罪危害,远离犯罪。②预防犯罪,需要我们杜绝不良行为。③生活在法治社会,我们应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自律做一个自觉守法的人。④我们要从小事做起,避免沾染不良习气,自觉遵纪守法,防患于未然。
(2)甲的观点是正确的,乙的观点是错误的。
①增设“网络保护”,对未成年人安全使用网络有必要。这是因为:从未成年人角度讲:未成年人身心发育尚未成熟,自我保护能力较弱,辨别是非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不强,容易网络沉迷或受到网络欺凌及侵害。从法律角度讲:国家以立法形式对未成年人进行网络保护,可以规范和约束人们在网络上的行为,有助于为未成年人的成长和发展创造安全、健康有序的网络环境;可以为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预防和依法打击网络欺凌及侵害提供法律依据。
②法律虽然增设“网络保护”,但我们未成年人还需要理性参与网络生活。因为:互联网上有无限的信息,而我们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因此我不应在无关信息面前停留,不应在无聊信息上浪费精力,更不可沉溺于网络,要学会“信息节食。由于网络信息良莠不齐,所有我们要学会辨析网络信息,让谣言止于智者,自觉抵制暴力、色情、恐怖等不良信息。恪守道德、遵守法律是网络生活的基本准则,因此我们要自觉遵守道德与法律,做一名负责任的网络参与者。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4/20 14:35:0组卷:5引用:1难度:0.4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