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22年11月29日,“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申遗成功。至此,我国共有43个项目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居世界第一。盐田区某校开展了“非物质文化遗产”自主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茶和天下】茶,源自中国,盛行世界,既是全球同享的健康饮品,也是中华文化的亮丽名片,“茶和天下”的文化,“清静和雅”的理念,影响持久而深远。茶在中国种植制作历史悠久,品类繁多,目前有2000多种茶品供人饮用与分享,从制茶技艺在口传身授中实现代际传承,为多民族实践所共享和珍视,到茶叶作为“使者”,通过经贸往来和人文交流,在世界各地广泛传播……以茶为媒,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也将让彼此共享更多元美好未来。
(1)请说说上述材料传递出哪些信息?
【非遗传承】
如今,“茶文化”登陆现代,衍生出更多的新玩法,奶茶、果茶等“新式茶饮”横空出世、“国炉煮茶”成为休闲娱乐的“网红”。
(2)小盐同学在了解非遗茶文化之后,说:“对茶文化最好的传承就是坚守本色,保持传统”。请你评析该观点。
【推动发展】
2023年3月,第五届深圳非物质文化遗产周开幕,主题为“流动的文脉”,深圳高度重视科技对文化建设的作用,推进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培育沙头角鱼灯舞,下沙大盆菜宴习俗等品牌,开展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非遗宣传展示活动,擦亮了深圳文化名片。
(3)结合材料,谈谈中学生应如何为深圳文化建设作出贡献?

【答案】(1)①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薪火相传、历久弥新。②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动力。③文化自信是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坚定文化自信,事关国运兴衰、文化安全和民族精神的传承发展。④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⑤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⑥中国文化对世界的影响越来越大,中华文明在交流互鉴中发展,能够推动世界文明的进步。
(2)这种观点是片面的。传承茶文化需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夯实中华文化根基。但是传承茶文化还需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创造性转化,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
(3)认真学习宣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极为文化建设出谋划策;积极参与实践,不断为中华文化增添新的富有生命力的内容;同损害破坏中华文化的言行作斗争。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6/27 10:35:59组卷:39引用:1难度:0.3
相似题
  • 1.2021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科技范儿十足,画面全程VR播出,让人们仿佛置身晚会现场,通过“云录制”的方式,将身处境外的演员空降春晚舞台,场面十分震撼。晚会将艺术与科技精彩融合,让观众大呼过瘾。可见(  )
    ①科技创新是中华文化的精髓
    ②文明因交流而多彩,因互鉴而丰富
    ③科技进步有助于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④传承文化需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发布:2024/12/27 21:30:2组卷:26引用:4难度:0.5
  • 2.近年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播出了《中国诗词大会》《经典咏流传》《典籍里的中国》等一批以新颖方式讲中国故事、具有广泛影响力的文化节目,吸引一大批国内外观众的关注和参与,并赢得广泛点赞。这启示我们要 (  )
    ①讲好中国故事,自觉抵制一切外来文化
    ②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华文化基因
    ③传承中华文化要简单复古,不盲目排外
    ④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创新性发展

    发布:2024/12/28 2:0:1组卷:4引用:5难度:0.7
  • 3.繁荣国粹经典,唱响“黄河故事”。近期,第九届黄河戏剧节在河南驻马店举办,本届戏剧节共收到河南、北京等地70余部参赛作品,涵盖豫剧、曲剧、越调等11个剧种,申报剧目之多、覆盖范围之广,创历届之最。举办黄河戏剧节(  )
    ①旨在弘扬优秀传统戏曲文化
    ②能迅速提升我省文化软实力
    ③丰富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
    ④能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发布:2024/12/14 20:30:1组卷:31引用:10难度:0.7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