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了功的知识后,小明和小华同学就“人们为什么要使用简单机械”进行了讨论。她们想:使用机械有时可以省力,有时能够省距离,那么使用机械可不可以省功呢?带着这个问题,她们去问老师。老师却给她们提供了一根细线、一把刻度尺及动滑轮、铁块、铁架台各一只,要她们自己去验证。以下是她们的探究过程,请帮助她们完成下面的填空。
(1)老师少给了她们一样必要的器材,这件器材是弹簧测力计弹簧测力计。
(2)她们用细线系住铁块,并用向老师要来的器材测出铁块的重力重力。
(3)用手直接将铁块竖直向上匀速提升20cm,求出这次对铁块所做的功是W1。
(4)再利用动滑轮将这个铁块也竖直向上匀速提升20cm,测出这时绳子自由端的拉力是1.5N.那么这次拉力所做的功W2=0.60.6J。
(5)经过比较,她们发现W2>W1,请你和她们一起分析造成W2>W1的一种可能的原因是必须克服动滑轮重及摩擦力做一些额外功必须克服动滑轮重及摩擦力做一些额外功。
(6)她们将所得到结论告诉老师向老师求证,老师告诉她们,只要方法正确,无论用哪种机械进行实验,都有这样的规律:把同一物体匀速提升相同高度的条件下,使用机械时做的功大于直接用手对物体做的功。即“使用任何机械都不能不能省功”(填“能”或“不能”)。
【考点】探究使用动滑轮是否省功.
【答案】弹簧测力计;重力;0.6;必须克服动滑轮重及摩擦力做一些额外功;不能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6/27 10:35:59组卷:234引用:1难度:0.5
相似题
-
1.运用如图所示器材,探究—使用机械是否省功。实验中保持重物缓慢上升,用弹簧测力计测量钩码的重和拉力,记录钩码和绳子自由端的始、末位置。
(1)此实验中,一般要求拉动测力计应该保持 移动;
(2)请补充表格中的数据:力/N 移动距离/m 力做的功/J G1=3 h1=0.2 W1=G1h1=② F1=1.6 s1=① W2=F1s1=0.64
(4)分析上表中数据,根据W1与W2的实际关系,可以判断使用机械多做了功,其原因是 。发布:2024/6/27 8:0:9组卷:42引用:1难度:0.5 -
2.为了研究拉力做功的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某同学把不同质量的物体匀速提升到不同的高度,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已知表一所示实验拉力做功最多,表二,其次,表三所示实验拉力做功最少。每一表格所示实验拉力做功多少相同。
表一实验序号 拉力(牛) 提升高速(米) 1 50 0.8 2 80 0.5 3 200 0.2 实验序号 拉力(牛) 提升高速(米) 4 50 0.4 5 80 0.25 6 100 0.2 实验序号 拉力(牛) 提升高速(米) 7 20 0.5 8 40 0.25 9 100 0.1
(2)分析比较实验序号2与7(或3与6或5与8),可以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3)请进一步综合分析表一、表二、表三中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并归纳得出结论:
(a)分析表一、表二或表三中的数据可得;
(b)分析表一、表二和表三中的数据可得。发布:2024/4/20 14:35:0组卷:45引用:2难度:0.4 -
3.在许多公共场所的楼梯旁建有供残疾人车辆上下的坡道,在物理中我们把它叫做斜面。某学习小组的同学在学习了杠杆和滑轮的知识后,想研究使用斜面的特点。他们用弹簧测力计将重为G的物体匀速提升h高度,测力计示数为F.然后他们利用光滑的木板(摩擦阻力忽略不计)做成高度为h的斜面,把物体先后放在斜面上,用弹簧测力计拉着物体沿斜面向上,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在保持斜面高度不变的情况下,多次改变斜面的长度进行实验(如图)。他们将实验数据记录在表中,并计算出拉力做的功,如下表所示。
(G=8牛,h=0.12米)实验序号 竖直提升(米) 拉力(牛) 拉力做功(焦) 1 0.12 8 0.96 实验序号 斜面长度(米) 拉力(牛) 拉力做功(焦) 2 0.16 6 0.96 3 0.20 4.8 0.96 4 0.24 4 0.96 5 2
(2)分析比较表中拉力与斜面长度的变化关系及相关条件,可得:;
(3)分析比较表中最后一列拉力做功,可发现:;
(4)根据(3)中得出的结论,请填写第5次实验数据。发布:2024/4/20 14:35:0组卷:767引用:5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