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美丽乡村建设的理念,某地发展生态农业,对传统的稻田进行了改良,利用稻田养鲤鱼,既可获得鲤鱼,又可利用鲤鱼吃掉稻田中的杂草和植食性害虫,鲤鱼排泄的粪便又可肥田,为水稻生长创造良好条件。回答下列问题。
(1)设计人工生态系统最重要的是维持该生态系统的 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功能能够正常进行。
(2)动物的粪便可用于堆肥,粪便中的有机物经分解者的分解作用可以为农作物提供 无机盐和CO2无机盐和CO2,从而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同时动物的粪便也成了蜣螂、蚯蚓的食物,该过程 不会不会(填“会”或“不会”)使动物的同化量流入到蜣螂和蚯蚓体内,理由是 动物粪便中的能量不属于动物的同化量动物粪便中的能量不属于动物的同化量。
(3)该稻田中的食物网如图3所示,假定每种生物从上一营养级不同生物处获得的能量相等,且能量传递效率为10%,从理论上分析,水稻消耗每增加1000kg,杂草消耗可增加 12001200kg。
(4)治虫的原则是控制害虫的数量使其维持在较低水平,而不是使其完全灭绝,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角度分析其意义是 增加物种的多样性,提升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从而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增加物种的多样性,提升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从而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答案】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无机盐和CO2;不会;动物粪便中的能量不属于动物的同化量;1200;增加物种的多样性,提升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从而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6/27 10:35:59组卷:9引用:2难度:0.6
相似题
-
1.稻田养鸭有助于绿色有机水稻的发展,增进农业环境保护。下列相关说法不合理的是( )
发布:2024/12/11 10:0:1组卷:4引用:1难度:0.6 -
2.为提高农业产量,农民采取了如下手段:①人工除草;②使用农药消灭害虫;③温室种植时,适当降低夜间温度;④对农作物施肥.某同学根据能量流动的特点进行分析,其中叙述正确的是( )
发布:2024/12/30 23:0:2组卷:35引用:5难度:0.7 -
3.我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和农业大国,有关农谚的资料非常丰富,这些农谚,有的反映了我国劳动人民的农业生产经验,有的揭示了农作物生长繁殖的规律等。下列有关农谚的解释,错误的是( )
农谚 解释 ① “稻田水多是糖浆,麦田水多是砒霜” 不同植物对水分的需求不同,合理灌溉有助于增加产量 ② “凡耕之本,在于趣时和土……早锄早获” “早锄”旨在通过农田除草的措施,使能量更多的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 ③ “麦种深,谷种浅,荞麦芝麻盖半脸” 不同类型的种子萌发时对光的需求不同 ④ “大树之下无丰草,大块之间无美苗” 生物之间的竞争影响农作物的产量 发布:2024/12/2 22:30:1组卷:8引用:2难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