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江花月夜》的整体结构,有人认为是前后脱节的,“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一句前后缺少严谨的关联;有人认为全诗浑然一体,不脱节。你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考点】课文内容分析.
【答案】观点一:前后脱节。诗歌前半部分的16句话借美景抒写关于宇宙人生的思考,自“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开始抒写游子思妇的惆怅感伤。前面的哲理和后面的抒情缺少逻辑关联,不能合为一个整体。
观点二:全诗浑然一体,并不脱节。诗歌起笔便用景语勾勒出一幅春江花月夜的美妙图画。美景引发诗人的哲理思考,从“江畔何人初见月”以下八句中,我们听到的不是哀怨和绝望,而是对人生的热爱和追求。此后,诗人收回思绪,再次欣赏美景:江水东流,只有一轮“孤月”悬于天上。难道她是在等待意中人?“孤月”尚且“待人”,何况游子、思妇?诗人于是驰骋想象,将我们引人一个情思更为浓郁的诗境,感受游子,思妇的两地相思之情。诗歌将景、理、情融为一体,并不脱节。
观点二:全诗浑然一体,并不脱节。诗歌起笔便用景语勾勒出一幅春江花月夜的美妙图画。美景引发诗人的哲理思考,从“江畔何人初见月”以下八句中,我们听到的不是哀怨和绝望,而是对人生的热爱和追求。此后,诗人收回思绪,再次欣赏美景:江水东流,只有一轮“孤月”悬于天上。难道她是在等待意中人?“孤月”尚且“待人”,何况游子、思妇?诗人于是驰骋想象,将我们引人一个情思更为浓郁的诗境,感受游子,思妇的两地相思之情。诗歌将景、理、情融为一体,并不脱节。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5/23 20:38:36组卷:4引用:1难度: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