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阅读柯灵《乡土情结》中的节选文字,完成问题。
      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方魂牵梦萦的土地。得意时想到它,失意时想到它。逢年逢节,触景生情,随时随地想到它。辽阔的空间,悠邈的时间,都不会使这种感情褪色:这就是乡土情结。
      人生旅途崎岖修远,起点站是童年。人第一眼看见的世界,就是生我育我的乡土,一土一锄,都融为生命的血肉,不可分割。并且祖祖辈辈都植根在这片土地上,有一部悲欢离合的家史。邻里乡亲,早晚在街头巷尾、桥上井边、田塍篱角相见,音容笑貌,闭眼塞耳也彼此了然,横竖呼吸着同一的空气,濡染着同一的风习,千丝万缕沾着边。一个人为自己的一生定音定调定向定位,要经过千磨百折的摸索,前途充满未知数,但童年的烙印,却像春蚕作茧,紧紧地包着自己,又像文身的花纹,一辈子附在身上。
      但又有多少人仗着年少气盛,扬一扬手,向恋恋不舍的家乡告别,万里投荒,去寻找理想,追求荣誉,开创事业。人一离开乡土,就成了失根的兰花,逐浪的浮萍,飞舞的秋蓬,因风四散的蒲公英,但乡土的梦,却永远追随着他们。“美不美,故乡水,亲不亲,故乡人”,此中情味,离故土越远,就体会越深。
(1)请结合费孝通先生《乡土中国》一书中《乡土本色》的相关观点,对画横线句子中所述现象进行解释。
(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请分析其表达效果。

【考点】《乡土中国》比喻
【答案】(1)①种地谋生,依附土地,与泥土分不开。(泥土)一锄一土,养育一方人。②世代定居,很少迁移流动。(不流动)祖祖辈辈都根植在这篇土地上。③熟人社会,周围的人生而与倶。(熟悉)早晚相见,由内到外都十分熟悉。
(2)①把离开乡土的人比作失根的兰花、逐浪的浮萍、飞舞的秋蓬、因风四散的蒲公英;②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人离开土地漂泊无依的状态;③多个喻体叠加,使离开乡土的人的形象更加丰富,增强了感染力;④给读者以真切的感受。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4/20 14:35:0组卷:7引用:1难度:0.7
相似题
  • 1.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一书中提出中国的乡村“是一个‘熟人’的社会,没有陌生人的社会”,乡亲的交往,全凭相熟度、关系度。请你根据《乡土中国》相关内容以及对现实生活的感受,写出对“熟人社会”的思考。
    要求:观点明确,思路清晰,层次分明,不少于80字。

    发布:2024/12/17 4:30:2组卷:46引用:3难度:0.7
  • 2.《乡土中国》阅读。请以《红楼梦》中的相关人物或情节为例,解读《乡土中国》中的“家族”“男女有别”“差序格局”或“礼治秩序”中的任意一个章节或核心概念。要求:言之有物,150字左右。

    发布:2024/12/19 18:30:1组卷:29引用:3难度:0.5
  • 3.下列运用《乡土中国》的观点与理论进行的判断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发布:2024/12/31 8:0:1组卷:35引用:3难度:0.7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