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保护 预防犯罪】
2022年2月25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了人民法院贯彻实施民法典典型案例。在广州市黄埔区民政局与陈某金申请变更监护人案中,人民法院通过依法为丧失监护能力的人变更监护关系、撤销构成遗弃犯罪的未成年人的关爱落到实处。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孩子们成长得更好,是我们最大的心愿。”本案是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民政部门联动护航困境少年的典型范例。
(1)运用所学知识回答,我们应该如何对未成年人进行保护?
小东自小父母离异,后来父亲也外出打工,留下他和年迈的爷爷一起生活。由于缺乏监管,小东经常上学迟到、不认真做作业。进入初中,小东认识了社会上的一些无业青年,他们经常带着小东出入酒吧、慢摇吧,一起偷东西、抢劫他人财物等。小东也因为这些被公安机关拘留。但他仍不悔改,在一次伙同“朋友”抢劫他人过程中,导致对方心脏病发作致死,小东最终因抢劫罪、过失致人死亡罪难逃法网。
(2)结合上述材料,试分析小东走上违法犯罪道路的原因有哪些?
【答案】(1)①保护未成年人,是国家机关、武装力量、政党、社会团体、企业事业组织、城乡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未成年人的监护人以及其他成年人的共同责任。②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网络保护、政府保护和司法保护,共同构筑起全方位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防线,形成全社会关心、保护未成年人的有效机制和良好风尚。③同时,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应当教育和帮助未成年人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增强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
(2)王某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的原因是:①内部因素:主要是未成年人的好奇心、逆反心理、攀比心理、盲目心理等诱发因素,加上未成年人自身的法制意识淡薄、自控能力不强等因素;②外部因素:主要是家庭环境及教育、社会不良因素的影响以及学校教育方法失当等。(围绕内因、外因作答,言之有理即可酌情得分)
(2)王某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的原因是:①内部因素:主要是未成年人的好奇心、逆反心理、攀比心理、盲目心理等诱发因素,加上未成年人自身的法制意识淡薄、自控能力不强等因素;②外部因素:主要是家庭环境及教育、社会不良因素的影响以及学校教育方法失当等。(围绕内因、外因作答,言之有理即可酌情得分)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4/20 14:35:0组卷:2引用:1难度:0.5
相似题
-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施行后,小华一家人对下列法律条文进行了讨论,其中他们的说法正确的是( )
第五条 (二)尊重未成年人人格尊严,保护未成年人隐和权和个人信息,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
第十四条 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树立家庭是第一个课堂、家长是第一任老师的责任意识,承担对未成年人实施家庭教育的主体责任……共同生活的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其他家庭成员应当协助和配合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实施家庭教育。
②妈妈:为了加深对孩子的了解,我们看看他微信,不算侵犯隐私权
③哥哥:我已成年,可以帮助父母对弟弟进行家庭教育
④小华:我同桌他父亲长期在国外做生意,家庭教育只是他妈妈的责任发布:2024/12/12 18:30:2组卷:60引用:3难度:0.5 -
2.未成年人的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合理安排未成年人学习、休息、娱乐和体育锻炼的时间,避免加重未成年人的负担,预防未成年人沉迷网络。这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 )
发布:2024/12/28 0:30:2组卷:140引用:5难度:0.8 -
3.父母离异的小强经常遭父亲的虐待,被邻居举报后,村委会向人民法院起诉,要求撤销小强父亲的监护人资格并最终胜诉。在区人大代表开展的“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牵手活动中,小强找到“代理家长”感受到社会温暖,最终生活重回正轨。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①父亲对小强的虐待,没有尽到家庭保护的责任
②法院撤销小强父亲的监护人资格,履行了司法保护的职责
③小强应树立法治意识,杜绝不良行为,防患于未然
④村委会帮助小强维护了自身的合法权益,做到了社会保护发布:2024/12/28 0:0:1组卷:148引用:4难度: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