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弃耕农田多年后形成灌木丛,如图表示灌木丛某阶段田鼠的种群数量变化。表格为该灌木丛第一、二、三营养级生物的能量分析表(单位为百万千焦),“?”表示能量暂时不详,但可以计算出来。
(1)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 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和营养结构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和营养结构。
(2)图中N点时出生率 等于等于(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死亡率。能量在第二、第三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效率为 14.5%14.5%。
(3)弃耕农田演替到灌木丛属于 次生次生演替,一般来说,弃耕农田演替到灌木丛比裸岩演替到灌木丛所需时间短,原因是 弃耕农田保留了原有的土壤条件和植物的繁殖体弃耕农田保留了原有的土壤条件和植物的繁殖体。弃耕之前农田的管理要定期除草、防治害虫,从能量流动的角度去分析,其意义是 调整能量流动的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调整能量流动的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
(4)外来物种黄花刺茄侵入后,在短期内数量迅速增加。黄花刺茄的茎秆和果实上长满尖锐毛刺,能有效降低动物对黄花刺茄的取食欲望,这表明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能 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考点】群落演替的类型.
【答案】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和营养结构;等于;14.5%;次生;弃耕农田保留了原有的土壤条件和植物的繁殖体;调整能量流动的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6/27 10:35:59组卷:2引用:1难度: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