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近年来,我市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大量植树造林,使得生态环境得到极大改善,人们的健康水平也得到了大幅提高。如图1为某植物叶片叶肉细胞内进行的某些生理活动示意图,其中①、②分别为氧气、二氧化碳,甲、乙为细胞内的相关结构;图2、图3是某生物实验兴趣小组做的实验装置;图4表示发生在绿色物体内的某些生理过程,请分析回答:

(1)图1中,结构甲中所进行的生理活动反应式是
有机物(储存能量)+氧气→二氧化碳+水+能量
有机物(储存能量)+氧气→二氧化碳+水+能量

(2)某生物实验兴趣小组设置了一组实验装置(如图2),一段时间后,发现透明的塑料袋内壁上有水珠出现,对比甲和乙、乙与丙,他们探究的问题是:
叶片的面积影响蒸腾作用的吗?
叶片的面积影响蒸腾作用的吗?

(3)该生物实验兴趣小组进一步探究,将图2中的甲装置放在光下一段时间后,用排水法收集了塑料袋中的气体(见图3),将带火星的细木条插入广口瓶,预期的实验现象是
带火星的细木条重新燃烧
带火星的细木条重新燃烧
,这可以说明
光合作用产生氧气
光合作用产生氧气

(4)图4中,白天较强阳光下植物进行的生理过程有
ABC
ABC
(填字母),C过程对生物圈的意义是
①促进植物体内水分及无机盐的运输;②促进根部对水分的吸收;③降低植物叶片表面的温度;④为大气提供大量的水蒸气,使当地的空气保持湿润,使气温降低,让当地的雨水充沛,形成良性循环。(选一条)
①促进植物体内水分及无机盐的运输;②促进根部对水分的吸收;③降低植物叶片表面的温度;④为大气提供大量的水蒸气,使当地的空气保持湿润,使气温降低,让当地的雨水充沛,形成良性循环。(选一条)

(5)图5曲线表示一段时间内某植物叶片吸收二氧化碳与光照强度的关系,其中N点表示
光合作用吸收的二氧化碳量等于呼吸作用释放的二氧化碳量
光合作用吸收的二氧化碳量等于呼吸作用释放的二氧化碳量

【答案】有机物(储存能量)+氧气→二氧化碳+水+能量;叶片的面积影响蒸腾作用的吗?;带火星的细木条重新燃烧;光合作用产生氧气;ABC;①促进植物体内水分及无机盐的运输;②促进根部对水分的吸收;③降低植物叶片表面的温度;④为大气提供大量的水蒸气,使当地的空气保持湿润,使气温降低,让当地的雨水充沛,形成良性循环。(选一条);光合作用吸收的二氧化碳量等于呼吸作用释放的二氧化碳量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6/27 10:35:59组卷:13引用:2难度:0.4
相似题
  • 1.在探究“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时,小明同学对实验过程和结果的分析,错误的是(  )

    发布:2025/1/6 8:0:1组卷:127引用:6难度:0.5
  • 2.兴趣小组同学做了如下研究光合作用的实验,请根据实验回答相关问题.

    (1)实验前,将天竺葵放在暗处一昼夜,暗处理目的是为了使叶片内的
     
    先耗尽.
    (2)天竺葵经过暗处理后,将其中一片叶的双用黑纸片夹住(如图1),放在阳光下照射4小时后,摘下该叶片,放在酒精里隔水加热.酒精的作用是
     
    .在洗净的叶片上滴加碘液,夹有黑纸片的叶片部分不呈现蓝色,说明光合作用能制造出淀粉(有机物),光合作用需要
     

    (3)同学们把经过暗处理的银边长春藤放在阳光下照射4个小时,剪下一片叶,脱去叶绿素,滴上碘液.观察叶片颜色变化如图2,说明
     

    (4)同学们把金鱼藻在光下产生的气体,用试管收集起来(如图3).这种气体能使带火星的小木条重新燃烧起来,由此可见,金鱼藻在光下产生气体是
     

    (5)在暗室里,兴趣小组同学将金鱼藻放在如图的装置中,将该装置放在离白炽灯不同距离处,记录试管中产生气泡的数目(见下表).分析数据,植物和光源的距离与产生的气泡数目之间的关系是
     
    ,每分钟产生的气泡数越多;从中可以得出结论
     

    试管与灯的距离(厘米) 5 10 15 20 25 30 35
    每分钟产生的气泡数(个) 61 55 42 32 25 21 19
    (6)请根据实验的结论,完整地写出光合作用式子:
     

    (7)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维持了生物圈
     
     
    的相对平衡,简称
     
    平衡.

    发布:2025/1/6 8:0:1组卷:8引用:1难度:0.3
  • 3.早在1881年,德国科学家恩格尔曼为了确定光合作用的发生场所,将载有水绵和需氧细菌(生存必需氧气的细菌)的临时装片首先置于没有空气的小室内,随后他发现当临时装片整个暴露于光下时,需氧细菌分布在叶绿体所有受光的部位,如图1所示;当在黑暗环境中用极细的光束照射水绵时,需氧细菌只向叶绿体被光束照射到的部位集中,如图2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发布:2025/1/8 8:0:1组卷:18引用:3难度:0.4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