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探究性学习活动中,某学习小组做了以下系列实验探究。

(1)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该小组用一块海绵、一张小桌和一个砝码,做了如图甲所示实验。请根据 A、BA、B两图中的情景,提出一个要探究的问题是:压力作用效果可能与压力大小有关压力作用效果可能与压力大小有关。经过多次实验表明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是 压力大小、受力面积大小压力大小、受力面积大小。根据实验结论,建立了压强概念和压强的表达式p=FS。
(2)该小组取三个高度均为h,密度同为ρ的实心均匀物体A、B、C。A、C是圆柱体,B是长方体,A、B的底面积都为S,C的底面积为S2。把它们放在水平桌面的海绵上,如图乙所示,发现海绵被压下的深度相同。
该小组结合在(1)中得到的结论和表达式,分析出了A、B、C三个物体对海绵的压强均为p=ρghρgh(只写出结果),解释了“海绵被压下的深度相同”的原因。
(3)该小组研究液体内部的压强,用图丙A所示的器材进行实验探究。他们利用这些器材 能能(选填“能”或“不能”)探究液体的压强跟液体的深度、液体的密度有关。此过程用的实验方法是 控制变量法控制变量法(只写出一种)。
该小组对液体压强的大小跟液体的深度、液体的密度之间的定量关系进一步思考。在图丙B容器内装有密度为ρ的液体,他们受到上面实验的启发,要想得到液面下深度h处的压强,可以设想这里有一个水平放置的“平面”,平面的面积为S。这个平面以上的液柱对平面的压力等于液柱所受的重力。因此,液面下深度h处的压强为p=FS=GS=mgS=ρVgS=ρShgS=ρghFS=GS=mgS=ρVgS=ρShgS=ρgh(写出推导过程)。
(4)由(3)推导出的表达式,不能不能(选填“能”或“不能”)应用于大气压强。
F
S
S
2
F
S
G
S
mg
S
ρ
V
g
S
ρ
S
hg
S
F
S
G
S
mg
S
ρ
V
g
S
ρ
S
hg
S
【答案】A、B;压力作用效果可能与压力大小有关;压力大小、受力面积大小;ρgh;能;控制变量法;=====ρgh;不能
F
S
G
S
mg
S
ρ
V
g
S
ρ
S
hg
S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6/27 10:35:59组卷:765引用:5难度:0.6
相似题
-
1.如图为小明“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的实验过程图:
(1)小明首先用手指按了按探头的橡皮膜,发现U形管内液柱几乎无变化,其原因是,然后小明重新调整好器材,继续实验;
(2)比较图A、图B、图C,得出结论:同种液体,同一深度,;
(3)将图A中的探头逐渐下移,可观观察到U形管内液柱的高度差逐渐变大,得出结论:液体密度一定,;
(4)向图B中的容器内加入一定量的浓盐水,为使探头在液体中的深度与加盐水前的深度相同,应将探头位置(选填“上移”、“下移”或“不变”),并且观察到U形管内液柱的高度差变大,可得出结论:深度相同,液体密度越大,。发布:2024/12/24 6:30:1组卷:93引用:5难度:0.3 -
2.小明在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实验中:
(1)使用前用手轻轻按压几下橡皮膜是检查装置的 ,如果U形管中的液体能灵活升降,则说明装置 (选填“漏气”或“不漏气”)。
(2)他在使用压强计前,发现U形管内水面已有高度差,如图甲所示,接下来小明应该 (选填正确选项的字母)进行调节。
A.从U形管水面较高的一侧倒出适量的水
B.向U形管水面较低的一侧倒入适量的水
C.拆除软管重新安装
(3)比较图乙和图丙,可以得出结论:在同种液体中,液体内部压强随液体深度的增加而 。
(4)保持图丙中金属盒的位置不变,并将一杯浓盐水倒入烧杯中搅匀,如图丁所示。比较丙、丁两次实验,小明得出结论:液体的密度越大,其内部的压强越大。你认为他的结论是否可靠?,理由是 。发布:2024/12/24 7:30:2组卷:18引用:2难度:0.5 -
3.某同学利用图所示的装置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
(1)两端开口的U形管相当于一个。向图甲中的U形管内注入适量的红墨水,当红墨水静止时U形管左右两侧液面的高度(选填“相同”或“不同”)。
(2)如图乙所示,某同学将橡皮管的一端紧密地套在U形管左侧的端口后,把探头放入水中,通过观察U形管两边液面的高度差来判断探头处水的压强的大小,高度差越大,水的压强(选填“越大”或“越小”)。
(3)如图乙所示,多次改变探头在水中的深度,并比较每次的深度及相应的U形管左右两侧液面的高度差。这是为了探究压强与的关系。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选填“相同”或“不同”)。
(4)某同学换用不同液体,当探头在下列液体中的深度相同时,U形管左右两侧液面的高度差最大的是(选填字母)。
A.酒精(ρ酒精=0.8×103kg/m3)
B.植物油(ρ植物油=0.9×103kg/m3)
C.盐水(ρ盐水=1.1×103kg/m3)发布:2024/12/24 6:30:1组卷:95引用:6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