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藤
王剑冰 ①翻下来,腾挪上去,再翻下来,再腾挪上去,就像临产前的巨蟒,痛苦地不知如何摆放自己的身体;又似台风中的巨浪,狂躁不安地叠起万般花样。
②这该是多少藤的纠缠啊!洋洋洒洒不知多少轮回。可主人说这只是一棵藤时,我吃惊了。怎么能是一棵藤呢?但它确实是一棵藤,一棵独立的藤,学名叫“白花鱼藤”,属稀有的物种。
③好美的名字,有色有形,诗意盎然。
④这棵藤距离何仙姑家庙不远。说它沾了何仙姑的仙气,或何仙姑沾了它的仙气也未可知。《仙佛奇踪》说:何仙姑为广州增城何泰的女儿,生时头顶有六条头发,经常在山谷之中健行如飞。传说武则天曾遣使召她去宫中,入京的途中何仙姑突然失踪,百日之后成仙。此后,还有人为吕洞宾和何仙姑罩上了感情色彩,说何仙姑成仙返回家乡,在家庙的树林里乘凉,师傅吕洞宾欣然而往,匆忙间用神仙拐杖又住了何仙姑的绿丝带,何仙姑掩面飞往天庭,吕洞宾丢掉拐杖去追何仙姑。于是,仙姑的绿丝带化作了盘龙古藤,吕洞宾的神仙拐杖也变成了支撑古藤的大树。当然这只是传说,但我仍然会在恍惚间把这藤想成是何仙姑长长的头发。
⑤我敬慕地站立着,品读着这棵意象万千的古藤。
⑥它一定受过无尽的苦痛:风雨剥蚀过它,雷电轰击过它,战火侵袭过它。它依附的大树,长大,长高,长老,直到一个夜晚轰然倒塌。那伤感的声音,把一棵藤的后半生弄得不知所措。现在那棵树只剩下一段冒出地表的枯树桩。
⑦藤,看着疼,身子一半已朽,一些枝条乱于风中。
⑧藤,要么死亡,要么活着。
⑨无有依托就不再存有想法,就像失去娘的孩子,自己为自己做桩,自己为自己相绕,直立而起,倒下,再直立。藤留下坚毅、痛苦、挣扎的过程。1300年风霜雨雪,把它变成根,变成树,变成精。
⑩藤,木的典范、水土的凝铸、生命的阐述。像不羁的狂草,有重笔有轻染,有淋漓的汁点。据悉,藤依然六月开花如瑞雪,而后还结果,花开季节,芬芳遍地,香气袭人。那该是多么迷人的意境啊!
⑪人其实同藤一样,从一点点爬起,活得不知有多艰难。要依靠亲人,依靠师长,依靠领导,依靠社会。要学着做人,学着生活,学着应付,学着面对。
⑫见过一些社会底层的老人,这些人多是农家人,田间里辛劳一生,慢慢地累弯了腰,在墙角路边聊度余生,那腰也就更像一棵藤。我还在医院里看到一个老态女子,弯了的腰使头几乎垂于地面,走路时双手撑在脚上,脚挪手也挪,身子像个甲壳虫。如果不是进了产房,你几乎忽略了她是一个女人,可她确确实实地生出了一个孩子,成为一个母亲,那是个大胖小子呢。这个枯藤一般瘦弱的女人,总是弯曲着身子,幸福地搂着她的白胖的儿子,那是她身上滋长出的嫩芽,是她生命的又一次接续。她不需要谁的同情与搀扶,她诠释了一个生命。
⑬我们试图找到白花鱼藤的起点与终点。很多的人绕来绕去,终不得结论。它没有根吗?没有头吗?也许真的就找不到答案了,它不再靠根活着,不再靠头伸展,只要生命在体内一息尚存,就以藤的个性,滋生、蔓延、上升、翻腾。
⑭很多人开始同这棵藤照相合影,但总是找不到合适的角度,它真不同于一棵树、一束花。有的干脆坐在了它弯曲的躯干上,于是又有一些人坐着或趴上去,我真担心它那枯老的身子会突然颓毁。但藤承受住了,为了我们的某种满足。
⑮我们热热闹闹地走后,它还将留在那里,守着它的岁月,守着它的孤独。当然也守着倔强的形象,被人凝注,被人思索,被人景仰。
(选自《古道秋风》,有删改)(1)阅读全文,根据作者关于“藤”的见闻和感想,补写下面的思维导图。

(2)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文中划线的句子,品味语言的精妙之处。
藤,木的典范、水土的凝铸、生命的阐述。像不羁的狂草,有重笔有轻染,有淋漓的汁点。
(3)第④段叙述何仙姑的传说有什么作用?请作简要分析。
(4)作者在第⑨段写“自己为自己做桩,自己为自己相绕”,第⑪段却写“要依靠亲人,依靠师长,依靠领导,依靠社会”。这两种生存方式你更赞成哪一种,请结合文章和现实,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1)①得知藤的学名叫“白花鱼藤”;②看见藤已一半已朽,仍自己为自己做桩、相绕;③吃惊;④担心枯老的藤会突然颓毁。
(2)示例:运用了排比和比喻的修辞手法,排比句式工整,感情强烈,层层深入地赞颂了藤是木的范例,凝聚了天地间水土的精华,阐释了生命的内涵;比喻生动形象,讴歌了藤生命的顽强与不屈,表达了作者对藤的敬仰和赞美。
(3)叙述何仙姑的传说为藤罩上了一层神秘色彩,吸引读者,也为下文表达作者对藤的敬慕之情作了铺垫。
(4)示例一:我更赞成第一种。要像藤那样独立顽强、不屈地生存,并与生活中的各种困难抗争,这才能体现出生命的价值与意义。生活中,经常也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和挫折,但我们都独立地战胜了它们,从中获得宝贵的生活经验,感受到生命的愉悦。
示例二:我更赞成第二种。如文中的古藤一样同样需要攀附和依靠大树,才能更好地长大长高。生活中,我们也要尽量依靠亲人、依靠师长、依靠领导、依靠社会。我们的年龄还小,生活经验不足,生活中总会遇到不可知的困难和挫折,如果单凭我们个人的能力和经验,难免会栽跟头,受到伤害;如果我们能借助父辈、师长的力量,可以少走弯路。
(2)示例:运用了排比和比喻的修辞手法,排比句式工整,感情强烈,层层深入地赞颂了藤是木的范例,凝聚了天地间水土的精华,阐释了生命的内涵;比喻生动形象,讴歌了藤生命的顽强与不屈,表达了作者对藤的敬仰和赞美。
(3)叙述何仙姑的传说为藤罩上了一层神秘色彩,吸引读者,也为下文表达作者对藤的敬慕之情作了铺垫。
(4)示例一:我更赞成第一种。要像藤那样独立顽强、不屈地生存,并与生活中的各种困难抗争,这才能体现出生命的价值与意义。生活中,经常也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和挫折,但我们都独立地战胜了它们,从中获得宝贵的生活经验,感受到生命的愉悦。
示例二:我更赞成第二种。如文中的古藤一样同样需要攀附和依靠大树,才能更好地长大长高。生活中,我们也要尽量依靠亲人、依靠师长、依靠领导、依靠社会。我们的年龄还小,生活经验不足,生活中总会遇到不可知的困难和挫折,如果单凭我们个人的能力和经验,难免会栽跟头,受到伤害;如果我们能借助父辈、师长的力量,可以少走弯路。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4/20 14:35:0组卷:15引用:1难度:0.3
相似题
-
1.2022年北京举办了首届全民阅读大会。请阅读下面有关读书的发言稿,完成问题。
①宋代苏东坡说:“读书万卷始通神。”古往今来,学者没有不热爱读书的。多读书不仅促使我们学识渊博,更可以帮助我们走出自身的狭隘,感受世界的丰富。对联“方尺大小藏尽 千秋事,寸指 容纳天地万物情”就是这个意思。
②好读书,还要读好书。经典名著是历经时间淘洗而传承下来的,保存了人类文明中真善美的火种,可以帮助我们在未来充满歧路的选择中,拥有强大的理解力和判断力。
③“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在有限的时间里,如何更好地读书呢?首先,读书要有明确的目标。有目标,读书就会有驱动力,就会系统化,而不是零散的。其次,读书贵在坚持。读书修身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无处不读,无时不读,无事不读,长久坚持,必有成效。另外,读书还要注意“三结合”。“ ”,读书要刨根问底,不能随声附和,要在琢磨和质疑上下功夫,将读与思相结合;“ ”,要学习圈点批注,记录读书心得,把读、写结合起来;朱熹强调“读书不可只专就纸上求义理,须反来就自家身上推究”,是说读书不能停留在书本上,要把“做”作为读书的着落,努力做到读与做相结合,将所学知识用于实践。
④首届全民阅读大会强调在全社会形成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浓厚氛围。在新的时代,阅读之旅更会美不胜收。“耕读传家久,诗书继世长”的读书传统,将得以绵延相传,生生不息。
(1)请你在答题卡田字格中,用正楷字规范书写“读书万卷始通神”,不得涂改。
(2)对文段中加点字的读音和画线词语的书写,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A.“随声附和”中的“和”应读作“hé”。
B.“着落”中的“着”应读作“zhuó”。
C.“美不胜收”指美好的东西太多,欣赏不过来,应写作“美不盛收”。
D.“渊博”指的是知识丰富的一类人,如东方朔,用在此处不合适。
(3)结合上下文,在第③段两个横线处依次填空,最恰当的一项是A.学而不思则罔 书山有路勤为径 B.思而不学则殆 书山有路勤为径 C.学而不思则罔 不动笔墨不读书 D.思而不学则殆 不动笔墨不读书
①
②
③
(5)请按照对偶的要求,将第①段的对联补充完整,正确的一项是
上联:方尺大小藏尽 千秋事
下联:寸指 容纳天地万物情A.万古 深厚 B.万古 厚薄 C.古今 厚薄 D.古今 深厚
A.《论语》是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及其弟子所著的一部儒家经典。
B.《世说新语》是南朝宋刘义庆组织编写的一部志人小说集。
C.《朝花夕拾》原题《旧事重提》,收录了鲁迅的十篇回忆性散文。
D.《史铁生散文选》收录了当代作家史铁生的经典散文,如《我与地坛》《合欢树》。
(7)下面是为全民阅读大会活动写的一段主持串词,阅读并完成以下两道小题。
书是甘露,滋润干枯的心田;
书是良药,医治心头的伤痛;
书是明星,指引前进的方向;
书是 , 。
一本好书,告诉我山有多高,路有多长;
一本好书,召唤我拨开烟云,看向未来。
①对串词中所使用的修辞方法及作用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开头的几个比喻,表达了作者对甘露、良药、明星的热爱之情。
B.“书是……”的排比句使情感抒发更为强烈,节奏也更加鲜明。
C.“召唤”运用拟人手法,生动地写出阅读对思想的指引和启发。
D.“一本好书”的反复出现,突出强调了阅读一本好书的重要性。
②请根据串词的修辞特点,在横线处仿写出新的内容。
书是发布:2024/10/16 7:0:2组卷:31引用:1难度:0.5 -
2.如图是学校阅览室借阅图书流程示意图,请用一段简明的文字转述这个流程图。要求内容完整,语言连贯,不超过60字。
发布:2024/11/21 15:0:2组卷:70引用:5难度:0.7 -
3.小豫委托你在“少年当自强”演讲比赛前向参赛选手交代相关事宜,请你根据下面的活动流程图,向选手们宣布比赛流程。要求:语言简洁,不超过120字。
①
②
③
④
⑤发布:2024/10/12 4:0:3组卷:15引用:3难度:0.5